. ^追\最·新¢章\节!
肺痨一旦发作便无药可救,唯有等待死亡降临。
然而,前两天却有人在宫中放烟花。
这表明皇后娘娘的病情或许已有所改善。
刚才上位者也亲口承认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此事应当是真的。
上位者绝不会对此事敷衍了事。
也许真遇到了高人,使皇后娘娘的病情得以缓解,并得到了相应的药方,需前往倭国寻找彻底治愈的方法。
考虑到忽必烈的前车之鉴,此前倭国如此嚣张,杀害了上位者派出的使者,上位者尚且忍耐下来。
除了为皇后娘娘治病外,实在找不到其他能让上位者忽然这么做的理由。
至于朱标提到的要把跋扈的燕王朱棣召回并好好管教的话,吴良只是听一听,并不当回事。
谁人不知太子朱标对诸王的维护之心,远胜过他爹朱元璋?老四的事,他怎么可能责罚?这种话听听便罢,信以为真便是傻了。怀揣着这般念头,吴良催马快行,赶回自己的府邸。
一到家,他便急令备好笔墨纸砚,连换衣裳的时间都顾不上,匆匆提笔写信。
作为武将,吴良虽后来学了些读书识字,却不像朱元璋那般勤勉好学。出身草莽,稍有闲暇便开始习字,且十分用心。因此,吴良仅能做到能读会写,字体自然称不上优美。
信写毕,待墨迹干透,他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卷起,塞入一个定制的小圆筒里,递交给自己的心腹。
没多久,一只信鸽振翅而去。
听闻心腹回报信已送出,吴良才悄然松了口气。
微微颔首,未再多言,又伏案写起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寄给靖海侯吴祯的。
而之前通过飞鸽传书发出的那封,则是寄给另一个在当今朝堂中已被许多人渐渐淡忘的人。
此人名为李善长!
大明开国的第一位正牌丞相,也是早期淮西勋贵的领头人物!
龙江宝船厂的事,与李善长脱不了干系。
眼看事情要闹大,韩国公绝不会坐视不理。
即便不想牵连他,也得让他出谋划策才是……
半个时辰后,一匹快马自吴良处飞驰而出,直奔崇明方向而去……
但愿有个好结果,但愿自己的判断没错!
但愿朱洪武能守信用,莫要把人逼入绝境……
送信之后,吴良换衣裳的时候还在心中反复念叨。
身为乱世中拼杀出来的将领,真到了绝境,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
“娘,您……没事?”
坤宁宫里,心绪沉重地骑马赶回的晋王朱棡,看到站在坤宁宫门口、带着慈祥笑意看向自己的母亲,整个人愣住了。
向来口齿伶俐的朱棡此刻竟说不出完整的话。
“傻孩子,娘没事了。”
马皇后笑着说道,还不禁抬手拭去眼角的泪。
看着因自己生病而纷纷从封地赶回的孩子们,如今见自己病情好转后的喜悦神情,马皇后满心感动。
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欣慰的事了!
同时,对韩成更是感激不尽。
倘若不是韩成横空出世救了性命,这些孩子归来后,定是满心哀伤,绝不会有如今这般欢喜。
“太棒了!太棒了!儿子实在开心得不得了!简直就像在做梦!”
朱棡兴奋得几乎要蹦起来,喜悦让他不住拭泪。
此刻的他,哪里还有往日那个处处注意仪态、维持威严,又把西北元军打得落荒而逃的晋王影子?分明就是一个在外漂泊多时,忽闻母亲病愈而激动不已、喜极而泣的游子。
说着话,他便情不自禁朝马皇后奔去。
马皇后见状,急忙开口阻止:“别靠得太近,我的病还没全好呢,怕传染给你。”
一边说,一边向后退了几步。
晋王见此情景,赶忙止住脚步。
随后,他双膝一跪,对着马皇后叩头。
“娘啊,您可把我吓坏了,我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以为没了娘啊,呜呜呜……”
这威风凛凛的晋王此时哭得像个稚嫩孩童。
马皇后被他哭得也红了眼眶。
许久,朱棡与马皇后才止住泪水。
“娘,是谁治好您的病?孩儿一定要好好感谢他!他是孩儿一生的大恩人!”
泪水拭净后,朱棡凝视着马皇后,语气无比沉稳地发问。
“那是位奇才。”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