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关于市舶司建设及海外贸易的见解。
此次前来,实在值得!
朱元璋此刻确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过多年读书的感受。
即便是刘伯温尚在人世,怕也是想不出这般妙策。
“岳父大人,您现在是否觉得,准许我和有容在一年内完婚,是极为划算之事?”
正沉思于自己允许韩成与有容年内成婚并未吃亏的朱元璋,听罢微微一惊,这小子难道掌握了读心之术?
稍作平静后,他装出挑剔的样子说道:“划算?我觉得我吃了大亏。
就凭这些,就不得不把婚期提前两年。”
朱元璋看不得韩成得意的模样,总想找机会挫挫他的锐气。
韩成对此只是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啊~”
我本想跟岳父大人您聊聊几件要紧的事儿,但既然这样,那就罢了。”朱元璋听后,嘴角立即扬起笑意:“瞧你,不过是逗你玩玩,怎么当真了呢?”
——
看着父亲瞬间切换表情,转瞬笑逐颜开的模样,朱标在一旁都感到有点尴尬。父亲这张脸皮可真是厚实得很!
朱元璋察觉到儿子投来的目光,毫不在意。只要事情能按预期进行,其他都不值一提。
当然,这也得看对象与具体情况。
若开口的是别人而非韩成,朱元璋恐怕就不会这般和蔼可亲了。
韩成并未执意刁难,一直藏着不说。
不过是玩笑话,把握尺度才是关键。
一番斗嘴后,韩成说道:“我又想到一种改善火器性能的方法。通过某些方式能让火器**力更强,发射速度也更快。”
朱元璋听罢,先是一愣再喜,没想到韩成所谓的要事竟与火器有关。原以为火器已有如此大的进步已属不易,超出他的预期。
他认为短期内火器威力难以再有质的飞跃。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韩成竟带来了一个能极大提升火器效能的方法!这对大明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喜事,毕竟火器越强,对敌就越有利。自打朱元璋对火器产生兴趣后,每次听韩成提及未来科技,他的热情便愈发高涨。毕竟刀枪剑戟终有极限,唯有火器才是制胜之道。
然而,兴奋之余,朱元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韩成啊,你说的那个法子得花多少钱?莫非又要像上次一样,用那些稀罕物做原料?”
看着这位平日里威严无比的皇帝如今竟这般斤斤计较,韩成的脸颊不禁微微抽动。他实在难以置信,这位赫赫有名的开国皇帝竟如此小气。
“陛下放宽心,此法所需费用并不多。”
听到这句,朱元璋顿时松了口气,催促道:“快讲来听听。”
韩成见状,嘴角再次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
不愧是老朱啊!
“我的意思是,先找到火铳装填的最佳剂量,再用纸将这些剂量包裹起来。”
把**做成圆柱形,这样更方便塞进枪管里。一旦发射完毕,立刻拿出准备好的圆柱形**直接塞入枪管即可。这样岂不是能大幅缩短装填的时间,提升射击效率?
朱元璋听后眼睛顿时放光,仿佛豁然开朗。
他对火铳并不陌生,甚至亲自使用过。这武器威力的确不错,可操作起来却相当繁琐。
首先是**的填充问题。每次发射后必须马上填充**。
填充**是个技术活儿。有人动作快,有人慢,即便动作再快,也得花费一定时间。耗时长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难以精准控制填充的**量。
装多了可能炸膛,装少了则威力不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一环节尤其依赖经验。
这些问题并非没人察觉,只是始终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唯一的方法就是反复训练,熟能生巧。
然而此刻,韩成随口一句话,让朱元璋恍然大悟,好似一道屏障被冲破。是啊!
用纸把该装的东西一一包好,一包包整理妥当,不就行了吗?
如此一来,再也不必为数量多少发愁了!
而且,填充的速度也会大幅度提高。
太好了!
实在太棒了!
这么好的主意,为何没人早想到呢?
只是借助了些许纸张,竟然带来这么多好处!
这一招堪称绝妙!
朱元璋都忍不住要拍案叫绝了。
朱标虽然不喜欢舞刀弄枪,但他在乱世中历练过,对火器略知一二。
听完韩成的方法后,他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