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
实在是可恨!
吕氏双眉紧蹙,双眼怒睁。
她已经对宁国公主心生怨恨。
这瘫子!该死!
竟敢打自己允炆的主意!
她的表情渐渐变得凶狠,嘴角挂着一抹令人毛骨悚然的冷笑。
难道我对她还不够好吗?为何她要这般算计我?
还要设法对付我的孩子!
实在可恶!
既然如此,也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她说过,谁要是阻碍允炆成为皇太孙,下场只有一个——死!
不论是谁!
就算是朱有容也不行!
不管她身份多高,动机如何,都不能容忍她的所作所为!
若她真将事情办成,威胁到皇太孙之位,无论付出何种代价,她都得死!
她能从一个出身远逊于常氏的侧妃,跃升为太子妃,儿子也成了理应继承皇太孙之位的人,绝非仅仅靠运气。
她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是关键因素。
常氏因难产离世。
为生朱允熥未能熬过,诞下后便撒手人寰。
女人难产在当时司空见惯。
生育对女性而言,无异于闯鬼门关。
常氏因此丧命,并不奇怪。
但深究下去,果真如此吗?
要知道,朱允熥是常氏次子,长子是朱雄英。
通常,头胎生产最为凶险,意外频发,风险极高。
然而常氏却在生朱允熥时难产身亡。
那时吕氏已入宫数年,且育有朱允炆。
自吕氏入驻春和宫后,擅长厨艺的她很快负责起众人的饮食。
吕氏聪慧异常,不会采用下药流产等低级手段。
那实在太过愚蠢。
更何况,在常氏再度怀孕时,朱雄英已长大不少。
朱雄英身为长子,即便常氏遭遇不幸导致流产,朱允炆依然只是个庶子。皇太孙之位仍是朱雄英的,无人能夺。因此吕氏绝不会在这方面生出歪念,这种做法实属愚蠢。若她想让儿子成为嫡子,就得改变自身地位,取代常氏为太子妃。常氏与太子感情深厚,又出身名门,她的太子妃之位坚不可摧。只要常氏在世,此位必属于她。若想让常氏离位,吕氏唯一的途径便是常氏不在人世。通常情况下,大家族即便正妻过世也不会轻易提升妾室为正妻,然而太子朱标却不然。即便常氏离世,朱雄英仍是皇长孙,地位稳固。这也成了吕氏得以晋升的重要因素……要除去常氏并非易事,普通手段只会害己。很可能会在实施前败露,即便成功也可能难逃干系。鉴于常氏的地位,一旦被查出**,吕氏定无活路。
吕氏虽有野心,却绝不会拿自身安危当赌注。
她欲除去常氏,为的是拓宽自己的道路,获取更多权力与更高地位,并非为了与常氏玉石俱焚。
若仅是为了后者,那未免太过可惜。
既能铲除常氏这样的人物,又能全身而退,不被他人猜疑,还能取而代之。
此事确实棘手。
光是想想就令人头疼。
世上哪有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
然而吕氏日复一日地思索,夜以继日地谋划后,竟然真让她想出了一个计策。
这个计策便是难产。
分娩对女子而言宛如闯鬼门关,若常氏因生产而亡,定然无人会将矛头指向她。
不过这其中的不确定性极大,怎能让健康之人难产?
吕氏确实有此手段。
具体做法是在常氏怀孕期间,变着法子给她准备美味佳肴。
人的妊娠反应本就千差万别,且同一人怀不同孩子时也会有所不同。
有些人孕期厌恶油腻、腥膻或其他异味,而另一些人则食欲旺盛。
常氏怀朱允熥时,胃口极佳。
这正合吕氏之意。
吕氏烹饪技艺精湛,如今更是花样翻新,常氏自然食量大增。
吕氏还借着关怀常氏及其腹中胎儿的由头,特意制作高营养的食物。
在常氏、太子朱标、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看来,吕氏确实是个好人。
她能把常氏照料得这般细致周到,实属难得。
殊不知,吕氏的这些举动背后藏匿着祸心。
打着为他人好的旗号暗中加害于人,且能让受害之人及旁观者仍念起她的恩惠,这种本领吕氏一直具备。
吕氏此举意在让常氏吃得更好、喝得更佳,并让常氏肚里的婴儿也持续吸收优质养分,迅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