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莽的右手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
"这里..."他小心拨开已经冻结的布料夹层,露出一个几乎不可察觉的隆起。解剖刀轻轻划过,一张泛黄的纸片飘落出来,边缘碳化,中央部分却保存完好。
纸片只有婴儿手掌大小,但上面的朱红印章和工整楷书清晰可辨——这是明代工部专用的密函格式。右上角盖着工部虞衡清吏司的朱印,左下角则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暗记,证明这封密函曾经过最高级别的保密处理。
"万历十一年四月初八..."赵莽轻声读出日期,喉咙突然发紧。这正是父亲笔记中提到"玄冥之眼"发生异常的时间点。
密函内容让赵莽的血液几乎凝固:
"臣奉命查勘老牛湾水门银两亏空案,惊见银锭入水即化蓝光,有锦衣卫玄冥司以冰魄掌驱活人入水为引。臣窃录其事,不意败露。玄冥司指挥使云,此乃'银两量子化'大法,可通幽冥。臣命不久矣,唯望后人得见此录,知张江陵(居正)遗祸之烈..."
文字到此中断,纸片边缘呈现锯齿状,似乎被匆忙撕下。赵莽的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这具尸体不是普通受害者,而是一位明代工部官员——他发现了玄冥教用活人进行的"银两量子化"实验,因此被灭口。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尸体被投入的可能不是普通黄河水域,而是那个时空裂隙。三百多年后,这具尸体从裂隙中重新浮现,带着致命的冰魄掌印和雷火筒残件。
赵莽迅速翻出父亲的考古笔记,牛皮封面在颤抖的指尖下沙沙作响。他找到对应万历十一年的记录:
"四月丙申,老牛湾水门再现异象。《明实录》删稿载,工部都水司主事郑彦昭投水死,尸骨无存。然《河漕备考》手抄本称见锦衣卫押一官入水,水泛蓝光三日不散..."
笔记旁边是父亲手绘的示意图:一个银锭悬浮在水中央,周围环绕着几个小人,姿态如同在挣扎。图下方标注:"冰魄飞钱实为量子锚点,可使物质进入叠加态。量子涡流则是稳定装置,防止叠加态坍缩..."
,!
赵莽恍然大悟。所谓"冰魄飞钱"不是真的货币,而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白银,能够在时空裂隙中保持稳定,成为跨越维度的"锚点"。而"量子涡流"则是张居正铸造的那个巨大超导磁环,用于控制裂隙的开关和方向。
冰魄印记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打断了赵莽的思绪。纹路如同活物般蠕动,向心脏位置延伸了一小段。与此同时,他的视野中突然浮现出重叠影像——解剖室的不锈钢器械周围出现了蓝色的光晕,特别是那些锋利的刀刃部分,光晕格外强烈。
"金属量子态..."赵莽想起父亲笔记中的理论。冰魄印记正在改变他的感知能力,让他能够"看到"金属物品的量子特性。这种能力伴随着剧烈的头痛,仿佛有人在他的颅骨内钉入烧红的铁钉。
他强忍痛苦,将密函和笔记收进防水袋,塞入贴身的冲锋衣内袋。窗外,夕阳已经沉到西山背后,为他的秘密行动提供了最佳掩护。赵莽需要再次前往老牛湾——这次不是为了探查,而是为了寻找那个可能仍然沉睡在河底的超导磁环。
老牛湾的夜色比城市更浓稠。没有光污染的河岸沉浸在纯粹的黑暗中,只有星光勾勒出黄河蜿蜒的轮廓。赵莽站在岸边,冰魄纹路在皮肤下隐隐发亮,像一盏微弱的指示灯。
他脱下外套,只穿着贴身的潜水服。不同于上次的专业装备,这次他只带了一把防水手电、一根安全绳和父亲留下的量子解密器——那个改造过的军用pda。冰魄印记已经赋予他感知水下异常的能力,就像某种生物声呐。
河水冰冷刺骨,但赵莽几乎感觉不到寒冷。当水面没过胸口时,冰魄印记爆发出耀眼的蓝光,照亮了方圆数米的水域。河水在他眼中变得透明,能清晰看到河床上那些构成超立方体投影的石块,它们现在散发着银蓝色的光芒,如同夜空中的星座。
漩涡中心就在前方二十米处。赵莽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立刻感到一股异常的拉力——不是来自水流,而是空间本身的扭曲。他的肺部开始抗议,但一种直觉告诉他不需要呼吸,至少在这个扭曲的空间里不需要。
果然,当他接近漩涡边缘时,窒息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通透感",仿佛身体正在适应这个非欧几里得空间。
漩涡边缘的河床上,有什么东西在发光。赵莽游近,发现那是一个半埋在泥沙中的金属环,直径约三十厘米,材质看起来既不像铜也不像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