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归藏终局(4.5万字)
第七章:年轮悖论(字)
7.1 转基因年轮
第一章:异常算盘
沈微的指尖触碰到算盘梁木的瞬间,条件反射地缩了回来。
太冷了。
明明是盛夏午后,修复室的空调只开到26度,可这块乌木摸上去却像刚从液氮罐里取出来一样,寒意刺骨。她皱了皱眉,戴上恒温手套,重新捧起这件明代算盘。
"奇怪……"她低声自语。
这件算盘是上个月从江南一座明代墓葬出土的,据考据是万历年间某位户部官员的随葬品。木质黝黑,珠子温润,形制规整,本应是再普通不过的老物件。可当沈微用碳14检测仪对准梁木时,屏幕上的数字让她愣住了。
树龄:3年。
"怎么可能?"她反复校准仪器,结果依旧。这块木头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几乎算是"现代产物"。
她立刻换上年轮计数仪。当激光穿透木质时,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年轮数:107道。
沈微的呼吸凝滞了一瞬。一块生长仅三年的木头,怎么可能有百年老木的年轮结构?
电子显微镜的镜头下,乌木的横截面呈现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
木质部的导管并非自然生长形成的杂乱网络,而是精密排列的dna双螺旋结构,每一处扭转角度都符合人类基因组的黄金比例。更可怕的是,导管内壁上清晰可见激光刻蚀的痕迹——
"crispr-cas9-2024-中科院专利"
字迹微小到纳米级别,却工整得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编号。沈微的手开始发抖,她调转镜头对准算盘珠子。
象牙材质的珠子在偏振光下透出诡异的淡蓝色荧光。基因测序仪运行了整整四小时,最终显示的图谱让实验室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亚洲象dna中嵌入了未知哺乳动物的端粒酶编码,这种基因改造技术远超出现代科研水平。最令人不安的是,数据库比对显示,那段陌生基因与中科院三年前一项被紧急叫停的绝密实验高度吻合。
深夜的实验室只剩沈微一人。
她鬼使神差地取出那枚最莹润的算盘珠,鬼使神差地把它放进超声波清洗仪。当40khz的声波穿透象牙时,珠子突然发出蜂鸣般的共振,在操作台上疯狂颤动。
"啪"的一声脆响,珠子裂成两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微瞪大眼睛——空心珠子里藏着一片透明的生物膜,上面用血红蛋白写着几个蝇头小字:
"林宴骗了我们,别相信年轮"
落款是一串二进制代码。当沈微下意识地换算这组数字时,她的血液瞬间冻结——
114,514
这是中科院基因编辑中心事故档案的绝密编号,而"林宴",正是半年前失踪的首席科学家。
窗外突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在雨声的掩护中,沈微没听见实验室门锁被撬开的细微声响,也没发现监控摄像头已经悄然转向了她手中的残珠……
第二章:基因年轮
凌晨三点十七分,中科院基因编辑中心。
沈微的指纹不该能打开这道门。
她盯着自己的右手——指腹上覆着一层极薄的生物膜,是那枚碎裂算盘珠里藏着的物质。半小时前,当她将这片膜贴在指尖时,皮肤竟短暂浮现出林宴的指纹纹路。
权限验证通过,安全门无声滑开。
实验室的主控台还亮着微光,仿佛在等待什么人。沈微迅速插入解密u盘,屏幕立刻弹出红色警告:
「绝密档案:年轮加速计划」
实验日志在眼前铺开:
2024.03.11
「crispr-cas9定向编辑柳杉端粒酶,成功实现年轮生长速度提升40倍。但样本出现异常能量波动,年轮间隙检测到11hz谐振频率。」
2024.05.23
「重大突破!柳杉-7号年轮自发记录实验室对话内容!声纹匹配度99.8%。推测基因编辑激活了木质部量子记忆效应。」
最后一条记录让沈微的血液结冰:
2024.11.11
「林宴博士擅自将人类神经元细胞与银杏杂交体嫁接。样本逃亡事件,代号‘归藏’。所有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