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是偷薄至1.2mm的铁片表面镀铅。当火铳轰鸣,看似坚固的锁链瞬间崩解,铅层剥落处露出蜂窝状的劣质铁。更令人震惊的是,断裂的甲片竟发出瓷器碎裂般的脆响——低温让掺铅的铁料彻底丧失韧性,如同一具具精致的陶瓷铠甲。
压轴登场的冰淬甲流转着银白色的磁石纹路,在寒雾中泛起微光。当连珠箭雨倾泻而下,箭矢撞击甲面的瞬间迸发出璀璨火花,却始终无法突破甲片分毫。徐光启用硬度测试仪抵住冰淬甲,指针疯狂摆动后停在惊人的数值——经过-20c冰淬处理,甲片晶粒细化,硬度提升了30%。但兵部侍郎陈永年却冷笑出声:"如此昂贵的锻造工艺,国库如何负担?不过是徐大人沽名钓誉的把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朝堂博弈的暗流早已渗透到测试现场。晋商代表王云帆暗中塞给陈永年的银票还揣在袖中,此刻正被冷汗浸透。他强作镇定地指着冰淬甲:"我等进贡的甲胄轻便耐寒,更适合边军长途奔袭!"话音未落,沈墨突然掀开衣襟,露出内里被晋商甲胄划伤的疤痕:"半月前巡逻,鞑靼一刀便将我的锁子甲砍出窟窿,这就是所谓的'轻便耐寒'?"
户部尚书拍案而起,将账本重重摔在案上:"工部采购清单显示,晋商甲胄价格竟比冰淬甲高出两成!到底是何缘故?"工部官员支支吾吾,而王云帆的脸色已变得惨白——他知道,那些虚报的价格里,藏着多少人分赃的证据。
寒霜棚外,北风卷着雪粒疯狂拍打着冰墙。徐光启望着争论不休的群臣,握紧了藏在袖中的严承影遗稿。冰淬甲的完美表现,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对腐朽利益链的宣战。但他也清楚,这场关乎大明命脉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三、意外事件:磁石共鸣的超自然暗示
宣府校场的寒霜棚内,当最后一支箭矢撞上冰淬甲迸出火星时,异变陡生。甲胄表面的磁石纹路突然泛起幽蓝光芒,原本平整的冰墙开始震颤,无数冰晶簌簌坠落。徐光启怀中的磁石罗盘指针疯狂旋转,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快看!"沈墨指着冰淬甲惊呼。只见甲胄在无人触碰的情况下,竟与三丈外的磁石标本产生共鸣,空气泛起肉眼可见的涟漪。工部的温度计玻璃管突然炸裂,水银珠在地面弹跳着聚成诡异的形状。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附近所有铁器——从士兵的佩刀到测试用的火铳——都开始不受控制地震颤,发出高频嗡鸣。
徐光启迅速掏出怀表,秒针在共鸣中以诡异的频率摆动。他强压下心头惊骇,取出随身携带的声波记录仪,指针最终定格在20hz——这是人耳无法察觉的低频声波,却足以让钢铁产生共振。"这不可能......"他喃喃自语,指尖抚过冰淬甲上的磁石纹路,严承影遗稿中的片段突然在脑海中闪现:"磁石引寒,非独淬铁......"
就在众人惊愕之际,随军道士冲入场中,手持桃木剑直指冰淬甲:"此乃兵戈煞气引动地磁!"他颤抖着展开泛黄的《地脉志》,"书中记载,每逢乱世,必有异宝现世,以警示苍生!"道士的话在寒霜棚内回荡,与持续的嗡鸣声交织成令人不安的旋律。晋商代表王云帆踉跄后退,撞倒了盛放硝石的陶罐,紫色晶体洒落在冰淬甲旁,竟诡异地排列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当夜,徐光启在烛光下翻阅古籍,终于在《宣德鼎彝谱》残卷中找到蛛丝马迹。缺失页的边缘残留着半行朱砂批注:"磁淬之术,可通阴阳......"他想起白天冰淬甲引发的异象,突然意识到严承影的冰淬法或许并非单纯的锻造技术——那些融入铁料的磁石,很可能承载着超越当世认知的能量。
消息传回京城,朝堂再次陷入轩然大波。礼部官员联名上书,称冰淬甲为"妖物",要求立即销毁;而工部则暗中派人调查《宣德鼎彝谱》的下落。徐光启将残卷锁入檀木匣,望着窗外的冷月。他知道,这场意外暴露的不仅是冰淬甲的特殊性能,更牵出了一条埋藏数百年的隐秘线索——在大明军工的历史长河中,或许早就存在着超越科学与玄学界限的超自然技术。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寒霜棚的冰雾,徐光启抚摸着表面恢复平静的冰淬甲。甲胄上的磁石纹路仍泛着微光,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被历史掩埋的真相。而那些未被记载的古代磁淬术,以及冰淬甲引发的超自然现象,终将成为悬在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等待着某个契机,彻底改写大明的命运。
3. 尾声
宣府校场的寒霜棚在实验结束后被尽数拆除,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