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大明锦衣卫1 > 84

84

舰,还有些形态超出了人类认知。

林秋白抓起实验台上的银锭复制品,这是从走私案现场提取的物证。当他将银锭放在量子共振仪上,设备突然爆发出刺目白光。数据洪流中,他看到了赵莽的临终日记:"传教士用白银作为能量载体,将e=mc^2的原理藏在走私贸易里。十一万两不是简单的数额,而是打开时空维度的密钥。"

倭寇战船开始发动攻击,射出的箭矢在空中分裂成无数支,轨迹构成分形树状图。阿海想起赵莽信中的叮嘱,将祖传罗盘扔进海中。古老的青铜罗盘旋转着沉入海底,激起的涟漪竟与曼德勃罗集的迭代公式完美重合。时空出现裂缝,那些战船的分形结构开始不稳定,船身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银锭图案。

林秋白在实验室疯狂计算,他发现曼德勃罗集的分形维度与时空曲率存在量子纠缠。当他将十一万两白银的质量数据输入超级计算机,整个杭州湾的能量场开始逆向坍缩。倭寇舰船的分形扩散被强行终止,船帆上的曼德勃罗图案化作银色数据流,汇入海面下的银锭阵列。

最后的时刻,阿海看见时空裂缝中浮现出赵莽的虚影。这位四百年前的钦天监官员,手中捧着的浑天仪正与现代量子计算机产生共鸣。"用自相似对抗自相似!"赵莽的声音在时空震荡,阿海突然明白,必须利用曼德勃罗集的无限嵌套特性,构建反向的分形屏障。

林秋白将计算结果转化为量子信号,通过海底电缆注入银锭阵列。当能量场形成完美的反向分形结构,倭寇战船发出刺耳的尖啸,在曼德勃罗集的漩涡中彻底瓦解。海面恢复平静,只留下零星漂浮的银锭,上面的菊花纹正在慢慢消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晨光中,林秋白在赵莽的日记空白处写下批注:"白银不仅是货币,更是跨越时空的能量载体。当质量达到临界阈值,e=mc^2的古老回响,会在分形维度中掀起文明的惊涛骇浪。"而在远处的海岸线上,阿海望着重新归位的罗盘,知道这场跨越四百年的时空博弈,不过是更大危机的序章。

浑天仪的量子之瞳

钦天监的琉璃瓦上,霜花凝结成诡异的斐波那契螺旋。赵莽握着浑天仪的青铜支臂,指尖传来的震颤如同某种古老密码——这尊传承千年的观测神器,此刻竟在自发调整经纬刻度,星盘表面泛起的幽蓝光晕,与罗雅谷案头那台黄铜浑象的嗡鸣形成诡异共振。

"大人!紫微星官的观测数据又对不上了!"小吏抱着羊皮卷撞开殿门,烛火在"崇祯十五年六月朔日"的字样上摇晃,"按西法推算的月食时刻,与浑天仪实测整整差了三个时辰!"

赵莽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掀开星图暗格,藏在夹层的《崇祯历书》修订稿簌簌作响,墨迹未干的混沌参数公式旁,罗雅谷的拉丁文批注正在诡异地蠕动:"误差即真理,当东方的星辰坠入混沌,西法之光方能破晓。"

深夜的观星台,赵莽将浑天仪的二十八宿环调至极限角度。青铜齿轮咬合的瞬间,星盘中央的汞液突然沸腾,映出平行时空的残影——在某个维度里,明朝因历法误差错失农时,饿殍遍野;在另一个时空中,西方传教士正将篡改后的星轨图呈给皇帝,龙书案上的朱批化作扭曲的锁链。

"你终于发现了。"罗雅谷的声音从阴影中渗出,他手中的黄铜浑象正投射出全息星图,每颗星辰都精准对应着《崇祯历书》的错误参数,"这些混沌参数是认知战的火药,当明朝的天文学家陷入计算迷局,便是西方文明的胜利。"

赵莽猛地转动浑天仪的赤道环,汞液组成的银河突然逆向流动。他想起在古籍残卷中发现的秘辛:浑天仪的核心并非单纯的观测工具,而是上古先民打造的"时空锚点",其量子纠缠特性可追溯星辰轨迹的本源。当青铜支臂与北斗七星连成直线,浑天仪表面浮现出肉眼可见的量子云。

"看清楚,这才是真实的宇宙!"赵莽将浑天仪观测到的星轨投射在空中,与罗雅谷的虚假星图剧烈碰撞。两个时空模型的交界处,无数细小的虫洞迸发,显现出传教士在欧洲密室篡改数据的场景——鹅毛笔尖滴落的墨水,竟是带着诡异荧光的量子态物质。

罗雅谷的笑容开始扭曲,他疯狂转动浑象的齿轮:"你以为凭一台古董就能颠覆认知?这些混沌参数早已渗入明朝的知识血脉!"随着他的动作,观星台的梁柱开始崩解,化作漫天飞舞的梵文公式。

千钧一发之际,赵莽咬破指尖,将鲜血滴在浑天仪的太极图上。古老的青铜突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