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布包裹的突击步枪。
千钧一发之际,沈锋带领特警队破墙而入。子弹横飞中,许昭看见周明远的保镖正往盐箱泼洒汽油。他扑过去死死按住想要点火的保镖,却被对方击中左肩。剧痛中,他摸到盐箱内壁刻着的数字:——正是林晚实验室爆炸前,最后一批私盐离港的日期。
急救车的鸣笛声中,许昭被抬上担架。他望着逐渐远去的千鲤巷,突然想起照片上周世昌身后的货轮编号。通过海事数据库比对,那艘名为"永盛号"的货轮,注册公司竟是一家挂着巴拿马旗号的空壳企业,实际控股人显示为东南亚某国的秘密军事组织。
在医院养伤期间,许昭收到匿名邮件。附件里是长达30g的加密文件,包含周世昌与境外势力的通话录音、银行转账记录,甚至还有一份标注"海蛇计划"的行动纲领。文件末尾,是林晚生前录制的视频:"这些盐箱根本不是用来运盐的,它们是移动军火库。经过特殊改装的盐箱,既能躲过安检扫描,又能利用盐的腐蚀性掩盖武器痕迹。"
周世昌被捕当晚,滨海市暴雨倾盆。许昭撑着伞站在周氏集团大楼前,看着警车带走这位商界大亨。审讯室里,周世昌盯着墙上的明代盐引复刻件,终于开口:"千鲤巷是周家祖业,当年先祖就是用盐船走私军火反清复明。"复祖业,掌盐权",从来就不只是做生意......"
然而案件并未就此终结。当沈锋带队搜查千鲤巷仓库时,发现地下三层的密室里,整齐码放着标注"千鲤巷"的冷冻集装箱。打开柜门,刺鼻的腐臭味扑面而来——里面装的不是军火,而是被伪装成盐块的人体器官。监控录像显示,这些集装箱最后都运往了境外的地下医疗机构。
许昭攥着新发现的证据,望向窗外的雨幕。他知道,这场围绕"千鲤巷"展开的血色交易,远比想象中更深不可测。而那半张烧焦的照片,不过是撕开黑暗的第一道裂缝,更多的秘密,还藏在迷雾深处,等待被揭开。
第六章:暗流奔涌
秋雨淅沥,扬州城笼罩在一片朦胧水雾中。许昭握着手机,眉头紧锁。电话那头,盐运衙门传来消息,称周世昌以盐政紧急会议为由,要求他立刻赶赴省城。作为专门调查盐务腐败的监察御史,这样的调令本属寻常,但不知为何,他心中却泛起一丝不安。
“大人,千鲤巷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异常动静。”贴身侍卫陈远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许昭摩挲着腰间的令牌,沉思片刻:“我这就去省城,但你们务必密切监视千鲤巷。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来报。”
与此同时,千鲤巷盐场。周世昌站在高处,望着远处浩浩荡荡的官兵队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身旁,师爷低声说道:“老爷,都安排妥当了。许昭已经被支走,这些官兵都是咱们的人。”
周世昌微微点头:“记住,动作要快。千鲤巷的密道不能留下任何痕迹。当年先祖留下的这个秘密,绝不能毁在许昭手里。”
大批官兵涌入盐场,领头的千户大声喊道:“奉盐运使大人之命,整顿私盐!无关人等,统统离开!”盐工们面面相觑,不敢多言,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退到一旁。
在官兵的掩护下,一群黑衣人悄然潜入盐场深处。他们手持工具,开始疯狂地拆除密道入口的伪装。这条密道,是周氏先祖在明朝时修建的,用来走私私盐和军火。几百年来,一直是周氏家族最隐秘的财富。而如今,却成了周世昌最大的心病。
密道内,昏暗的油灯摇曳着。黑衣人沿着狭窄的通道前行,将墙上的标记、地上的车轮痕迹一一抹去。他们还搬来大量的盐袋,将密道深处的暗室填满,试图用盐的腐蚀性彻底销毁里面的证据。
“大人,这里有个暗格!”一名黑衣人突然喊道。
周世昌快步上前,打开暗格,里面是一本泛黄的账本,详细记录着多年来私盐走私和军火交易的账目。周世昌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一把夺过账本,咬牙道:“烧了!全部烧掉!”
火焰升腾,账本在火中卷曲、变黑,最终化为灰烬。周世昌望着跳动的火苗,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然而,他们的行动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盐工老吴悄悄躲在角落里,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想起许昭曾多次来盐场走访,询问千鲤巷的情况,心中一横,决定冒险去给许昭报信。
老吴避开官兵的视线,翻墙而出,却在半路上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一番追逐后,老吴不幸被抓住。千户冷笑着看着他:“想通风报信?哼,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