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这是成了?”
叶妙玄盯着眼前的朱存梧,其周身透露着一股仙气,超凡脱俗,气度莫名,熟悉又觉陌生,一时间难以置信。\t*i^a\n*l,a,i.s,k/.?c.o?m¢“当然!”朱存梧敛去身上的神异,嘴角含笑,伸手揽过皇后纤细的腰肢,意气风发道,“如今算是跨出第一步了。那《道经》朕也传你了,玄姐儿往后可要好好修习,咱们一起成仙了道,做一对神仙眷侣,从此长生久视,逍遥世间。”叶妙玄倚在皇帝怀中,柔声道:“臣妾不求其他,但求能常伴陛下左右,便心满意足了。”“哈哈,这个要求朕一定会满足你!”······翌日早朝,朱存梧高居龙椅之上,聆听百官汇报工作。大明江山刚刚经历动荡,天下尚未安定,前方战事胶着,各地天灾人祸也时有发生,朝廷一切大事都需他这个皇帝决断。泰武皇帝登基后,改了往日朝会规制,大朝和朔望朝不变,常朝则改为三日一开。所谓大朝即每年正月初一、冬至及皇帝生日举行,在京宗室勋贵、文武百官都要觐见皇帝,地方上重要的大臣,也都需要提前上表祝福皇帝。朔望朝是每月初一、十五召开的,属于礼仪性质的朝会,主要进行“朝贺之礼”,不处理政事,所以才会有“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句话的诞生,而朔望朝则要求在京官员都要参加。¨x^i¢a!o~s^h\u/o_c-h+i·..c\o\m^至于常朝,按照太祖爷制定的规定,需要天天召开,能参与的朝臣也是三品以上的朝廷重臣,外加六科给事中、督察院御史等三五十人罢了。只可惜真正做到天天上朝的,只有洪武大帝和崇祯皇帝两人,其他皇帝没人能做到,朱存梧表示他也做不到。而且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这种朝会就是听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三天里挤出一个时辰已经足够了,真正的大事,内阁早就和皇帝商议完了。不过对于六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都督们来说,这是个能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的机会。这不,兵部尚书王行俭就抢先出班启奏。“启禀陛下,兵部日前接到八百里加急,西宁王殿下如今已攻下济南府,前锋李定国部已直抵德州,山东省全境不日就要重归我大明治下,此全乃陛下恩德,祖宗保佑我大明啊!”这消息是昨天到的,内阁都还不知道,所以王行俭才会迫不及待地禀告皇帝。“济南一下,大军距北京不足千里,建奴不日可平,臣等恭喜陛下!”其他人见此,也赶忙借着好消息跳出来刷存在感。\e^x?i·a?o`s,.-c-o!m?朱存梧也很高兴,山东乃泰山所在,在这遮天世界意义格外不凡,一旦全复,至少是上千点的气运值到账。 想到此处,朱存梧不禁开口问道,“其他两路大军到哪了?”“回陛下,陈王殿下在大同大破姜骧,山西省内各地士绅纷纷举义,如今陈王殿下已率军兵临太原,想来要不了多久,山西省就会重归我大明治下。”王行俭显然早有准备,只见其条理清楚地答复着。“至于赵国公那边还没有新的消息,不过其十日前刚刚收复邯郸,想来如今已经兵临真定了。”泰武皇帝龙心大悦,吩咐道,“很好,兵部时刻关注前线消息,一有情况,即刻禀报。”有了这话,就等于有了随时进宫面圣的旨意,王行俭闻言忍住内心的喜悦,叩首谢恩道,“臣遵旨!”王行俭原为重庆知府,张献忠攻打重庆时,与巡抚陈士奇一起组织军民坚守重庆,待平定张献忠后与陈士奇一起投入当今麾下,泰武皇帝登基后封为兵部尚书。如今内阁尚且空却两人,他怎么可能没想法,即使他的资历尚浅,但那又如何?有着从龙之功,熬个几年,内阁必有他一席之地。而现在表现的越好,这个时间就会越短。刑部尚书高弘图见皇帝心情不错,站出来请示,“启禀陛下,此前献城投奴的魏国公徐允爵、钱谦益等人已在诏狱关押四月,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不知作何处置?”对于钱谦益这等汉奸,朱存梧向来是厌恶之极的,本来打算抄家灭族的,但是这会儿心情不错,所以决定放他们一马,去云南弘扬汉文化。“依大明律法,投奴自当株连九族,不过如今皇后怀有身孕,不宜沾染杀孽,便尽数抄没家产,三族流放云南,三代内不得科举、参军,兹当为皇后和太子祈福了!”高弘图等东林旧人,本来还想为钱谦益等人求求情,但是现在皇帝都已经说的这么大度了,要是再求情,可能会顶撞了皇帝,反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