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诸天帝王论道群 > 第94章 分封之议(下)

第94章 分封之议(下)

大明如今仅存的前朝所封藩王,只剩周、蜀、唐、鲁、淮、吉、益、瑞、桂、靖江十王,朱存梧计划将他们封在南安。:<三a$[叶?屋?\ >无?}?错,)?内|±t容1~§

再之后,就是出身秦藩永兴一系,血脉与皇帝较近的宗亲们,爵位最高的是武威王朱辅炎、邯郸王朱存榛两个郡王,还有三个国公,二十几个侯爵。

这些人不但血脉与皇帝相近,有些甚至还没出五服,而且都有从龙之功,南征北战战功赫赫,皇帝自然不能亏待了他们。

这些人,才是皇帝最为倚重的根基,皇帝打算将他们分封到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

最后就是勋贵们,他们也是皇权重要的支撑者,目前有国公三人,侯爵十余人,朱存梧打算暂时将他们分封到倭奴国。

至于说为什么不将宗室分封在倭奴国,好歹倭奴国与瀛洲岛有几分气运相连,然而皇帝表示,他怕有些人管不住自己,玷污了宗室血脉。

此外,朱存梧打算在宗室和贵族就封前定下铁律,各藩若是有蛮夷血脉的私生子降生,直接废爵除国。

对于海外蛮夷之女,朱存梧的理念是,玩玩可以,但不能留下子嗣。

……

初步商议完了分封的事宜,让内阁和重臣们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后,话题又回到了征伐朝鲜、倭奴国,收复安南的问题上了。

“陛下,攻打朝鲜倭奴国等地的军务,是不是交由后军都督府负责?”

礼国公朱嗣均第一个站出来请战,想要拔得头筹,其他人不甘落后,也纷纷请命。,2?0¢2!3!t*x·t,.+c/o?m¢

“陛下,……”

“……”

显然,诸臣已经被皇帝勾起了心中的馋虫,恨不得立刻出兵。

毕竟分封的前提,是把这些地方先给打下来,要是打不下来,那还封个毛?

朱存梧也没由着他们争抢,直接开始布置任务。

“后军都督府和左军都督府出兵朝鲜,水陆并进一举覆灭朝鲜,然后再以朝鲜为跳板进军倭奴国。”

“至于安南的话,就交给前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也从贵州湖南等地抽调三万兵马从云南进入缅甸……”

······

随着朝廷兵马的调动,皇帝打算攻灭朝鲜、倭奴国等地,用以分封宗室勋贵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时间,呆在南京城内的宗室和勋贵们人心涌动。

大宗伯瑞王朱常浩的府邸门槛都被踩烂了,还有一些人将关系找到内阁首辅朱谊源身上。

“永寿郡王?”

听到朱谊源的禀报,朱存梧这才想起了如今的秦藩还有一位郡王呢。

众所周知,秦藩作为大明第一亲藩,自建藩以来一直传承艰难,多次出现大宗绝嗣和小宗入继的情况,仅仅二百八十余年间,就经历了十一代二十位秦王。

甚至于,还出现过镇国中尉继位秦王的离奇事件,可见秦藩传承的窘迫。.w·o*d+e?s+c.w?..c\o\m.

等朱存梧将自己的次子朱辅琰封为秦王,已经算是大明第二十一代秦王了。

而秦藩的郡王们,同样传承艰难,大多因为绝嗣或者入继大宗而除国,还有个别因各种罪行被废黜,到如今仅有永寿郡王一爵传承了下来。

就连朱存梧出身的永兴郡王,也在万历年间因为冒封事件而除国。

说来也够离奇的

永兴郡王爵始于秦愍王朱樉次子朱尚烈,永乐元年受封,正德二年第四代永兴王荣惠王朱诚澜薨逝,由于他的两个儿子早夭,按理说永兴郡国要被除名,但是永兴一脉并不甘心。

一众宗老先是请求秦王朱惟焯帮忙上书朝廷,想让奉国将军朱秉榉(朱存梧五世祖,即天祖)入继永兴王,结果被礼部给驳回了。

但是永兴一脉没有就此放弃,又说动了朱诚澜的王妃杨氏再次上书,乞求让朱秉榉继嗣,依旧被礼部驳回。

第三次,永兴王府凑钱贿赂了宦官刘瑾,在刘瑾的帮忙下,朝廷终于允许了朱秉榉继嗣,可惜敕书刚下发,刘瑾就倒台了,永兴王府反倒是面临被清算的命运,好在最后正德帝特许了此事,言说下不为例。

后来到了嘉靖四十三年颁布《宗藩条例》改革宗藩,郡王不被允许兄终弟及和嗣子继嗣,并且清查冒封的郡王。

其时朱秉榉已薨逝三十余年,其子朱惟熣(朱存梧四世祖,高祖父)袭爵,眼见一个个冒封的郡王被除爵关进了凤阳墙,朱惟熣战战兢兢好几年之后,终于在隆庆二年上书自首,朝廷为了树立榜样,特许其身死之后再除爵。

万历二年,朱惟熣薨逝,朝廷收回永兴王爵,将其长子朱怀填(朱存梧三世祖,曾祖父)降为奉国中尉,奉祀永兴王,再之后,就是朱存梧祖父朱敬铭、父亲朱谊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