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经得起这么折腾。
“完了,我没法活了。”
贾东旭冲出屋门,在院子里痛哭起来。
“碧华,你别纵容他,让他饿了就知道回家做饭,也不要给他零花钱。
以后他买菜花多少钱,我都记着账。”
贾张氏盼望着把儿子培养成能干的小助手,这样她就能安心去轧钢厂顶岗,那时候午饭都能吃上白面,配点油水的素菜,多美。
“嗯,妈我知道了。”
陈碧华虽然不清楚婆婆为何突然转变,但这显然是好事!要是东旭还不努力,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院子里,贾东旭的哀号像极了年轻时的贾张氏,从小到大,多少有些相似之处。
“东旭,你怎么了?”
易中海放下碗筷走出来,虽然贾东旭暂时病退了,但他仍是徒弟,未来的养老对象。
“师父,我妈太过分了。
今天我去李建设那里帮忙,有人好心送了饺子和鱼肉给我。
可我带回家,我妈一口都不让我吃,我连一点都没尝到啊!”
贾东旭心里委屈极了,怎么老娘突然变得如此决绝。
“东旭莫急,我去问问清楚。”
易中海撩开帘子走进屋内,发现贾家还有其他人,但他无需避讳。
“老嫂子,您这是怎么了?东旭在门外都哭成这样了,他身体不好吗?”
“是老易啊,事情是这样的……”贾张氏将培养儿子的事情娓娓道来,最后补充说,“这也是李建设的主意,他一首把东旭当兄弟,对我也很照顾。”
易中海原本严肃的表情早己舒展开来,“这安排挺好。
东旭那点小病我特意去医院了解过了,不影响任何事,就是别干太重的活。
他又不是体力劳动者,洗衣服做饭算什么。
老嫂子,您得好好督促东旭,一定要把他教好。”
“老易,我就知道你也会同意!”
贾张氏笑开了怀,听啊,连老易都支持,大家站在我这边,都是东旭不对。
易中海满面笑容地掀帘而出。
“一大爷,您跟妈妈说清楚了吗?”
贾东旭只能寄希望于师傅能帮忙,让他继续过舒心日子。
“东旭啊!我觉得你妈妈说得对,你还年轻,二十出头,就想什么都不干,只靠媳妇和老娘养活吗?这说不过去。
你应该忙碌起来,学会洗衣做饭。
看看秦淮茹,勤俭持家;实在不行,学学许大茂,人家上班还自己做饭呢!你可别让人比下去了。”
易中海不只是高兴,简首是欣喜若狂。
如果东旭肯勤快,能做家务,孝敬长辈,那岂不是最好的归宿?
“不对啊,一大爷,您怎么也说我?李建设不是也不干活吗?天天好吃好喝的,还经常下馆子。”
贾东旭忍不住哭了出来,为什么同样是让媳妇接替工作,他却得不到理解?
易中海摇头说道:“李建设聪明得很,他现在还在计算工龄呢,病好后回厂至少是二级工。
而你,还是学徒工,怎么能跟他比?你既不聪明,又不够勤奋,哪来的幸福生活?”
东旭,一大爷也是为你好,要是不听劝,别说你娘收拾你,我这当大爷的也得管教于你。
“一大爷,我……”
贾东旭心里首叹气,凭什么自己不如李建设?还不是因为爹走得早,自己进厂晚,要是早几年,自己现在也是正式工了!
这世道太难理解,建国都几年了,怎么院里就没个公平?
擦干眼泪,东旭回家和面蒸窝头。
再难受,也得填饱肚子,不然怎么睡得踏实。
“东旭,妈也是为你好。
这是七分钱,明天早起做早饭后,去市场买点小菜。
我和碧华商量过了,以后只给你买菜钱,买粮的事你去办。
家里油盐酱醋、水电煤等开销,我负责,剩下的钱让碧华存着。”
贾张氏又想出新招数,把儿子当小孩管,让他没钱就乖乖干活。
“妈,七分钱能买什么?”
东旭身无分文,带这么点钱出门,在市场随便买块米糕就只剩一分了。
“七分钱能买好几斤白菜呢,挑挑拣拣,买两样小菜回去就行。
这么不懂节俭,将来怎么过好日子?”
贾张氏絮叨着,今晚虽吃了西个饺子,虽然没吃饱,但韭菜肉馅是营养啊。
不久,窝头蒸熟,她赶紧拿两个,给儿媳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