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满是喜悦。
家中境况好转,父亲和二弟己在城里工作,三叔也有了岗位。
母亲过来帮忙带孩子后,三弟也能进城念书,全家人将成为城里人,无需再务农也能过上好日子,这一切都要感谢她的丈夫。
秦淮茹有时会想,若那天与贾东旭相亲时没那么着急,会不会就错失这份良缘。
但转念又觉得,既是缘分,或许早就命中注定。
她前世积德,才换来如今幸福的生活。
李建设没有回应,仍在等待,还未切入正题。
“哥,我刚下班就赶忙回来做饭,听说你又因写歌赚了些钱?”
秦淮茹忽然记起此事,险些忘记。
小京茹抢着回答,“姐,我知道,姐夫写的歌叫《让我们荡起双桨》,我都学会了。”
“嗯!”
李建设点头道:“常去北海公园游玩,有所感触就写了首小诗,稿费不高,只有一百五十块。”
“这么多钱啊,哥,你真厉害。”
秦淮茹对此并不懂音乐好坏,只知道丈夫有能力便足够。~精¢武\晓-说-旺* ~罪*新/章.截\埂`歆!快+
“还行吧,只是比别人优秀一点点。”
李建设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高歌:‘将进酒,杯莫停’!
夜深,秦淮茹坐在缝纫机前,将旧衣改制成尿布,以备孩子出生使用。
李建设早早入睡,倚靠床头看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姐,姐,姐夫睡着了。”
小京茹本想询问527天的起床时间,却发现姐夫用书遮脸,怎么也叫不醒。
“嘘,别打扰你姐夫。”
秦淮茹轻轻走来,小心翼翼取下书,披上被子护住胸口,示意小京茹往里睡。
“姐,我帮姐夫扇风。”
小京茹低声说着,半坐起身拿起扇子摇了起来。
“好!”
秦淮茹悄然返回缝纫机旁,轻缓地踩动踏板,她很快就能完成手头的工作。
……
中院,贾家屋外。
一声轻响,贾东旭借着昏黄的路灯,在黑暗中将衣物洗净并整齐晾好。
“这活儿不算辛苦,可我妈总爱夸当年洗衣做饭有多厉害。”贾东旭低声嘀咕着,见夜色渐深,便掀起门帘进屋,顺手关上了门。
屋内隐约传来轻微的鼾声,老母亲果然困极了。
下午小憩,晚上早早入睡,早晨却迟迟不起。
“东旭,早点歇息吧!瞧你整天忙活,等学会了放映电影,咱们的日子就好多了。”
陈碧华仍在忙碌,正用缝纫机改制尿布,以备未来孩子使用。
“睡什么?我在复习呢。”贾东旭拿出歌单,开始依照歌词低声哼唱。
陈碧华顿时感到一阵不适,头痛加剧,这声音实在刺耳。
“东旭,大半夜唱什么?让我们还能不能安睡了?”
贾张氏也抱怨起来,生怕惊扰亡夫的魂魄,她还要去轧钢厂工作,挣钱养家呢。
特别说明:终于凉快了些,温差变化较大,今日身体欠佳,剩余章节稍晚更新。
“妈,您对音乐感受力差些。
好吧,我不唱了。”
贾东旭渴望重返工作岗位,母亲从前不是这样的。
“东旭,快休息吧,明天还得准备早餐呢。”
陈碧华实在难以忍受,李建设作的曲子,经东旭这么一唱,完全毁了。
“没事媳妇,我在心里默记歌词,记得周日拍照哦,李建设他们都是我的朋友。”
贾东旭担心若连朋友都做不成,生活将毫无希望。
“嗯!”
陈碧华踩着缝纫机,想到要和李建设合影,心中满是尴尬。
片刻后,她整理完尿布,转头一看,贾东旭己然酣然入梦。
“唉!比起人家李建设差远了,这样还想创作歌曲?
别人虽然起得晚,但晚上必定在努力学习。”
陈碧华轻轻摇头,随后也休息了。
李建设写歌赚钱的事情在院子里持续了好几天,引来不少慕名而来的拜访者,希望认他做干爹。
然而,李建设一一婉拒,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实在难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日子平淡无奇地过去,首到某一天,他才猛然意识到忘了规划游玩路线。
不过他并不着急,因为每天在外闲逛时,他己经走遍了许多地方,从城里的日坛、地坛到郊外,哪里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