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顺利领到十二块津贴,上个月己领过,对流程很熟悉。¨c¨m/s^x′s′.¢n_e*t~
今天他不急着走,径首上楼找方主任。
这位的地位和冶金部的毕主任相当,若是在地方上也算不上什么大官。
但在京城,他的行政级别很高,街道办主任放到外地,能管理整个县。
因此,方主任也算是个大人物,不过他从不巴结谁,毕竟士农工商的身份他都有,随时可能改变立场,非常稳妥。
"李建设,你是来交歌的?"
方主任一见他就猜到了,上个月来领津贴时他就没露面,今天突然出现必定有事。
"任务完成!一首儿歌大合唱,一首高音独唱!"
李建设说完递过歌单,不仅有歌词,还有作曲,标注了音调高低。
"你稍等,我去叫两位专业人员来。"
方主任老脸微红,他知道自己嗓子不行,也分不清歌的好坏,农业部的干部,这没什么好丢人的。
"我不着急。"
李建设坐在布沙发上,上面有镂空织物装饰,靠着扶手,翘起腿,十足的干部气质,你这是想用这个测试干部?
方主任赶紧打内线电话,叫宣传科的人过来。
趁这时间,他开始看歌单,识字没问题。
先看《在希望的田野上》,感觉还不错,内心波澜不大。
但后面那首《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却截然不同。
特别是看到歌词中写道:"那时妈妈没有土地,所有的生活都寄托在双手之间,汗水洒在地主炽热的田地里,妈妈却只能靠野菜和谷糠充饥……"
方主任瞬间感到胸口闷闷的,想起自己历经磨难的母亲,不禁泪湿眼眶。
"好,李建设,你写的这首歌真是棒极了!"
方主任努力克制情绪,伸手拭去眼角的泪水,却发现泪水仍止不住流淌。
李建设对此毫不意外,这首歌旋律虽简单,但歌词意味深长!
尤其在这个刚刚翻身的年代,地主阶级才被 ** 不久,歌词一读便能让人感同身受。
这首歌一旦传开,他至少会被贴上反封建的政治标签,毕竟他对地主阶层绝不妥协。
"李建设,你怎么想到这些歌词的?你不是在京城长大的吗?"
方主任调整好情绪后,感到十分惊讶。
"这是我从妻子的角度出发写的,她家世代都是贫农,甚至从未拥有过土地。"
幸好他曾下乡参与农忙,不然还真不好理解。·天′禧~暁*税?网` ?追?罪`辛!漳?踕!
方主任点头称赞:"难怪如此,你写得真好!如今工农当家作主,农民不再受地主欺压,真正过上了幸福生活。
这首歌很适合我们农业部为建国西周年准备的献礼节目。"
李建设顺势补充道:"我特意为农业部创作的,身为工农的一份子,深感荣幸。"
"很好,说得很对。"
方主任原计划以奖励为诱饵招揽人才,如今却意识到这年轻人非同小可。
不仅发明了脚踏式打谷机,还能写出如此动人的歌曲,难怪老毕差点与他闹僵。
"笃笃!"
"主任,您叫我们?"
宣传科的两位大妈己到,虽然身形微胖,但音乐造诣极高。
"来得正是时候,你们看看李建设写的这两首歌,尤其是这一首,将成为我们农业部的主打节目。"
此时方主任己擦干眼泪,恢复平静。
两位大妈看完歌单后,也被深深触动。
年轻的那位说道:“主任,这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独唱部分写得真棒。”
年长的则道:“主任,我觉得合唱部分更出色。
妈妈穿着破旧衣衫,饥寒交迫倒在雪地,历经多少磨难,才迎来如今的好日子。”
稍作停顿后,他又说道:“还有这一句,‘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
谷堆象征着丰收,家里有了谷堆,仓库里就有粮食,咱们才能吃饱饭。”
“独唱更好!”年轻一些的更倾向于歌颂美好。
“合唱更佳!”年长者对过去的艰辛感受更深,尤其这首歌还以妈妈为主题。
见两人争执起来,方主任忙插话:“两首都很优秀,都是咱农业部的歌了。
正好李建设在这儿,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快去问他,等理解透彻了就准备排练。”
“好的主任。”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