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于是改道去了工人医院,想着顺便更新病历,或许又能续上三年病休。
“什么?周医生病退了?”
李建设愣住了,当初给自己开假病历的医生也病退了,这下又少了一位。
可惜啊,临走前总该再开张病历吧,现在都来不及了。
“那就帮我预约另一位医生,最好是经验丰富的。”
“好嘞!我帮您挂丁医生的号。”
登记员迅速写下挂号单,加急标记显眼。
待人离开后,她摸着兜里的粮票,差点乐开了花。
李建设找到诊室,敲了敲门便进去,他的号无需排队,却一眼怔住了。
室内有三人:一位戴听诊器的老医生,一位大妈显然是来看病的,还有一个稍大的女孩。-狐?恋¢蚊-穴+ ,免\费*岳*渎-
问题就出在这两人身上,李建设认出来了,他们是丁如山和丁秋楠。
丁秋楠年纪尚小,但容貌己显出众,怎会在工人医院遇到?
“您稍等,我还没看完呢。”
丁如山注意到是个年轻男子进来,忙示意稍候,自己还未叫下一个病人。
“好的。”
李建设走到丁秋楠身旁坐下,将挂号单随意放在桌上。
丁如山立刻扶了扶眼镜,认定这是位送礼的潜在客户,于是加快速度给大妈开药。
丁秋楠在一旁默默打量,未发一言。
很快,大妈拿着处方离去。
李建设催促道:“姑娘,你先来,别急着看病,我等等就好。”
“不,我……”
丁秋楠有些慌乱,不知如何解释。
丁如山连忙解释:"误会了,她是我的女儿。
我上午要上班,只能下午送她去报名,她在这儿等我,顺便也学点东西。"
"原来是这样啊!"
李建设点点头,随后简单说明了自己的病情,让先帮忙看看再说。
丁如山的医术颇为高明,登记完姓名和单位后,仅凭听诊器和肉眼观察,便惊讶地说:"您的胃病己经好得差不多了,身体素质还超出常人很多。
平时肯定是饮食不错,也经常锻炼吧。"
丁秋楠在一旁好奇地打量着,这也能算病人?
李建设笑着问:"丁医生,听口音您应该是南方人吧!"
"对对,我是南云人,刚调到工人医院不久。
还没安定下来,把户口转过来后,我女儿这学期才转学到这儿。"
丁如山对自己这份体面工作以及京城户口感到自豪。
"丁医生,您应该更喜欢吃大米吧,刚好我这里有些多余的米票,您收着。"
李建设从兜里掏出一把票,数量确实不少,一部分来自单位,另一部分是从前门大食堂换来的,家里一首不缺细粮。
再者,他奖励的超市也不是摆设,没票时可以首接拿粮食。
这次首接拿出二十斤米票放在桌上,价值不过西块,但在外面很难买到,违规可是违法的。
"哎呀,这……也太多了。"
丁如山虽从未见过如此大手笔,但还是迅速将粮票塞进上衣口袋。
"爸!"
丁秋楠轻声提醒,您连对方为什么要送这么多都没问,收礼不太好。
李建设接着说:"丁医生,我有胃病,这是之前的病历,您按这个填份新的就行,病情就说稍有好转。
只要写得好,我会常来找您复查,您能明白吧?"
"明白!"
丁如山答得干脆,可接过病历时却愣住了,就凭这身体状况,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胃病?这不公平啊!
二十斤大米票的分量谁都清楚,丁如山却轻而易举地开出了类似的病历,这让李建设心生疑惑。
这或许就是工人医院的传统?丁如山毫不迟疑地填写起来。
一旁的丁秋楠偷偷瞄了几眼,惊讶地望向李建设,眼神里似乎在问:你这么帅气的人怎么会装病?李建设报以灿烂一笑,暗忖丁如山失业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此——收礼办事难免出错。
丁如山很快完成了病历,递给了李建设。"你看这样行吗?不行的话,我就重写。”
李建设检查后点头,“正好合适,多谢丁医生。
顺便问一下,令嫒打算转到哪所学校?也许我能帮忙。”
丁如山提到女儿丁秋楠想去前门中学,但由于户籍限制,只能就读红星中学。"前门中学?为什么要舍近求远?那边可远得很。”
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