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捡到滚圆的鸡蛋!
说干就干!林晓晓从来都不是拖泥带水的人!
第二天一大早,她便拉着还有些不明所以的王氏,开始对家里那个简陋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养鸡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首先,是鸡舍的革命!
以前家里的鸡,晚上就随便在院子角落的柴草堆里,或者屋檐下的避风处找个地方蹲着,不仅脏乱不堪,滋生蚊虫,而且还极不安全!指不定哪天晚上,就被黄鼠狼或者野猫给叼了去!
林晓晓指挥着闻讯赶来帮忙的林大山(他如今对女儿的“奇思妙想”已经有些免疫了,只要女儿说干,他就跟着干),用从山上砍来的新鲜竹子和晒干的茅草,在院子一个向阳背风的角落里,叮叮当当地搭建起了一个嗯,在这个时代看来,绝对算是“豪华精装版”的五星级鸡舍!
这个鸡舍,可不是随便搭搭就完事儿的。林晓晓充分运用了现代养殖学的原理。
鸡舍的地面,她让林大山用木板抬高了约莫一尺,做成了“高床”!下面留出空隙,铺上沙土,鸡粪可以直接掉下去,方便清理,又能保持鸡舍内部的干燥清洁,大大减少了细菌滋生的可能。
鸡舍的墙壁,用竹篾编织而成,既通风透气,又能遮风挡雨。屋顶则铺上了厚厚的茅草,冬暖夏凉。
鸡舍里面,还用竹子隔出了一个个独立的小隔间,可以用来分别饲养不同日龄的鸡,或者给那些即将下蛋的母鸡,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产房”。
“小草啊,你你这是要给鸡盖房子啊?”王氏看着眼前这个像模像样、甚至比她们家住的偏房还要“讲究”的鸡舍,有些哭笑不得地说道,“这这鸡住得也太金贵了吧?它们它们能习惯吗?”
“娘,这您就不懂了!”林晓晓得意洋洋地挺了挺小胸脯,开始一本正经地“科普”起来,“这叫‘高床生态循环立体养殖模式’!呃简单来说,就是‘高床饲养’!这样啊,鸡粪可以直接掉下去,既方便咱们清理,又能保持鸡舍干燥,鸡才不容易生病!而且,晚上把鸡都关进这坚固的鸡舍里,用木门一锁,还怕什么黄鼠狼偷鸡?安全得很!”
王氏听得是一愣一愣的,虽然那些什么“生态循环”、“立体养殖”的词儿她一个也听不懂,但女儿说的“鸡不容易生病”、“不怕黄鼠狼偷鸡”,她却是听明白了!这这感情好啊!
其次,是鸡饲料的革新!
林晓晓坚决反对再用那些毫无营养的剩饭剩菜或者谷糠来喂鸡!在她看来,那简直是在虐待生命!
她根据现代家禽营养学的配比原则,开始亲自动手,为家里的鸡,调配起了“林氏独家秘制营养鸡饲料”!
她先是发动林小花和小树这两个“小劳动力”,去田埂地头、菜园角落里,挖蚯蚓、捉蚱蜢、翻菜青虫这些,可都是富含优质动物蛋白的“天然美味”!
然后,她又将一些从山上采来的、鸡特别爱吃的鲜嫩野菜(比如马齿苋、车前草的嫩叶)仔细切碎,混合上打碎的谷糠、少量磨细的玉米面(这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细粮,还是林晓晓硬是从王氏那里“抠”出来的,美其名曰“科学投资”)、还有一点点碾碎的鸡蛋壳(这个可以补充钙质,让母鸡下的蛋壳更硬实,不容易破损)!
甚至,她还在饲料里,悄悄地加入了一些嗯,具有健脾开胃、增强免疫力功效的碾成粉末的野生山楂和蒲公英!
看着林晓晓煞有介事地将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按照一定的比例,仔仔细细地混合在一起,林小树忍不住吐槽道:“姐!你给鸡吃的这些东西,又是虫子又是草药的,比咱们平时吃的都精细了!它们它们能吃得惯吗?”
林晓晓得意地敲了敲他的小脑袋,用一种“你还太年轻”的语气说道:“你懂什么!这叫‘科学配比,营养均衡’!鸡吃得好,才能长得快,长得壮,下的蛋才能又多又大!我们才有更多的肉吃,更多的蛋吃!这叫‘投入产出比’!懂不懂?”
“投投啥比?”林小树挠了挠他那乱蓬蓬的小脑袋,一脸迷茫。¢w′o,d!e*s¨h^u-c′h¢e.n`g?._c?o?m′高深的经济学原理,对于他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超纲了。
林晓晓也懒得跟他解释,只是挥了挥小手,让他乖乖地去继续他的“捉虫大业”。
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防疫!
林晓晓深知,对于养殖业来说,防疫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一旦爆发疫病,那所有的投入和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