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大秦王朝终结者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

公元前238年至前230年,秦军不断向韩、赵、魏进攻,为大举消灭各诸侯国做准备。′j\i¨n+g¨w_u\h·o,t¨e~l′.?c?o\m*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几乎是一年一国地消灭了它们。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9年攻赵;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7年攻燕;

公元前226年灭燕;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4年攻楚;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代;

公元前221年灭齐。

从这种进军步伐的速度,可以看出秦始皇完成统一的气魄和胆识。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创造了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

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着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221年?

其实这也从侧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所以贾谊说他“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始皇在统一中国中的作用。

如果秦始皇不能这样坚决果断地推进统一战争,战国的局面是否能在公元前221年结束,恐怕还是一个问题。

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也是开创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

秦始皇的贡献还在于奠定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基础。

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文字的统一就是一例。

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改变了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

从秦代制定的一些制度大部分为后来所继承,可以证明:这些制度和措施是适应当时历史形势的。看看下面的这几条,我们就会明白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替嬴政说好话,这是有根据的啊。\3+叭?墈\书·蛧/ ^最¢芯?彰-结~哽\薪`筷,

(1)书同文,结束了混乱的战国文字,为汉语奠定了基础,不然现在的我们会像欧洲那样,文字类似却千变万化。没有统一的文字,很难想象有统一的国家。

(2)车同轨,历史上只有罗马王朝的交通设施可以和我们媲美。没有统一长度的轨,就像火车没有标准道,“要想富,先修路”,轨道不标准,交通就混乱。

(3)度量衡,那时的战国就像我们的18世纪,各个国家都有一套标准,你有斤,我有磅,统一了度量衡,加快了物流速度,形成了自由贸易区。

(4)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使中国最早步入了封建时代,综合国力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大一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面几条是对秦始皇的创举所做的一些简要概括。这些事情在他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开创于他,并且一直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在他以后的皇帝,治国管理无一不是在他这个机构框架下对国家进行管理而取得成就的,他们创造的伟业,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于秦始皇为他们奠定的基础。否则,在前人没有创造的情况下,完成这么多的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以及众多的建设工程,需要做多少工作呢?而且从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到他去世,仅有11年时间。就在这短短的11年里,秦始皇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点来看,秦始皇堪称是一位办事效率最高的皇帝。

再看看历史上其他被称为贤明的帝王,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朱元璋以及康熙、乾隆等,他们创造的“伟绩”有哪一个能和秦始皇相比呢?他们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和能沿用数千年的“软件”呢?

然而,秦始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远不如其他几位皇帝,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秦始皇被带上了一个头号暴君的头衔。这个“暴君”的称号,不仅使他一生的绝世光辉大失色彩,还让他被后人骂了几千年。

秦始皇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暴君&r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