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我实在太冤枉了!”高帝问:“你教唆韩信造反,还敢说冤枉吗?”蒯通说:“秦朝失去江山,天下人都群起争夺,有才能、行动快的人能先得到。古时跖的狗对尧吠叫,并非尧不仁,而是狗本来就要对不是它主人的人吠叫。当时,我作为臣子只知道有韩信,不知道有陛下啊!更何况天下想做陛下这般大业而力量达不到的人很多,您能都煮死他们吗?”高帝听罢说:“放了他吧。”
世人有的认为汉高祖开业大计首先是韩信奠定的,韩信与他一同在汉中起事,平定三秦后,又分兵向北,占领魏国,取得代国,扑灭赵国,胁迫燕国,再向东攻击占领齐国,复向南将楚国消灭于垓下,汉之所以能得到天下,都应归功于韩信。再看他拒绝蒯通的建议,在陈地迎接高祖,哪里有什么反叛之心呢?陷于大逆不道也是由失去诸侯王的权位后闷闷不快造成的。卢绾仅仅有高祖里巷旧邻的交情,就封为燕王,而韩信的身份不过只是侯爵,高祖难道不也有亏待韩信的地方吗?我认为汉高祖用诈骗手段在陈地抓获韩信,也就是他的亏待之处。不过,韩信是咎由自取。当初,汉与楚在荥阳相持不下,韩信灭了齐国,自立为王却不来奏报汉王;其后,汉王追击楚王到固陵,同韩信约定共同进攻楚王,但韩信按兵不动。当时,高祖诛杀韩信的念头已经产生了,只是力量还达不到罢了。待到天下已经平定,韩信还有什么可倚仗的呢?抓住机会去谋取利益,是市井小人的志向;有志君子的胸怀该是建立大功以报答恩德。韩信用市井小人的志向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要求他人用君子的胸怀回报,不是太难了吗?假如让韩信学学君臣之道,谦虚礼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也不以自己的才能而自矜,情形就不同了!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以与周公、召公、太公吕尚等人相媲美,原本可以享有后世的祭祀。他不这样去做,反而在天下已安定之时,图谋叛逆,他被斩灭宗族,不是理所当然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