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细说大汉大全集 > 第137章完结

第137章完结

在此次战斗中,斩杀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共一千五百一十八人,投降的有一千多人,生擒的也有一百四十五人,汉军将降俘分配给领兵共同包围单于的西域十五个国王。^衫+叶·屋\ ·已?发-布¨罪′辛*璋*劫*凡是抢掠到的财物,全归抢掠者所有。

(2)陈、甘封侯

建昭四年(公元前35年)正月,郅支单于的人头被送回长安。甘延寿、陈汤上书说:“我们曾听说,统一乃是统治天下的大道理。古代有唐尧、虞舜,现在有强盛的汉朝。匈奴呼韩邪单于已成为我们北方的附属国,只有郅支单于背叛汉朝,还没有伏罪。他逃到大夏王国以西,就认为强大的汉朝再也不能使他称臣归顺。郅支单于对百姓残忍狠毒,犯下滔天大罪。臣甘延寿、陈汤,率领仁义之师,替天行道,能攻破敌阵,打败敌人,全靠陛下的神异威灵。应该将郅支单于的头颅悬挂在长安槁街蛮夷馆舍之间,以昭示天下,威慑异邦,胆敢冒犯强大汉朝的,距离多远也必被诛杀!”丞相匡衡等人都认为现在不应悬挂人头,而应掩埋尸骨。\s\h~e′n*n\v~f\u+.\c.o?m+元帝下令高悬郅支单于的头示众十日,然后掩埋。并祭告位于郊外的祖先祭庙,大赦天下。满朝文武向元帝上表称贺,于是举行酒宴庆祝。

最初,中书令石显一度打算把姐姐许配给甘延寿,被甘延寿拒绝。等到甘延寿打败郅支单于,返回长安后,因假传圣旨这件事受到丞相、御史的切齿痛恨,所以甘延寿没有得到奖赏。而陈汤又一向喜好财物,把在塞外抢劫的金银财宝携带进入塞内,违背了多项法令。司隶校尉用公文责令沿途郡县,命他们抓拿陈汤的部下,严加审问。陈汤上书元帝说:“我和我的部下共同讨伐郅支单于,幸而将他擒获歼灭,从万里之外,凯旋回朝,应有朝廷派出的使者在路上迎接慰问。如今司隶校尉反而对我们逮捕审问,这不是在替郅支单于报仇吗?”元帝颁布诏令,马上释放所有被捕官兵,命沿途地方官府用酒和食品慰劳凯旋的军队。石显、匡衡认为:“陈汤、甘延寿假传圣旨,擅自调动军队,不定其死罪,已经很宽宏大量了,倘若再赐他们爵号,赏他们土地,那么以后派出的使节,都会为了图侥幸成功而争先恐后地采取冒险行动,在蛮夷中间制造事端,给国家造成灾祸。,萝+拉?暁¢税? .勉^沸¢跃_黩-”元帝暗地里嘉奖陈汤、甘延寿的功劳,但又难于驳斥石显、匡衡的意见,事情过了很久也不能够平息下来。

前任宗正刘向启奏说:“郅支单于监禁和杀害的中原使节及其随从官员,数以百计。这种事在塞外影响很大,朝廷群臣都为中原的威望受到损害而痛苦难过。陛下大怒,要擒杀郅支单于,这一念头从没忘记。西域都护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秉承皇上旨意,借助神灵,集结各城邦军队,深入极远地域,击破康居,摧毁郅支单于的三层城防,拔除歙侯大旗,砍下郅支单于首级,悬挂战旗于万里之外,使国家扬威到昆仑山以西。洗刷耻辱,臣服四夷。呼韩邪单于得知郅支单于已经被诛杀,既高兴又恐慌,驱驰而来,入朝拜见,愿为汉朝守卫北方边疆,世代做中原的臣属。他们建立不朽功勋,为国家求得万世和平,所有的官员都没有如此大的贡献。古代,周王朝大夫吉甫、方叔,为周宣王诛杀猃狁部落酋长,此后四夷全部归附。故《诗经》赞扬说:‘战车就像雷霆轰鸣般众多威武。如此正直忠厚的方叔,率领军队征讨猃狁,荆地的蛮人敬畏都来归附。’《易经》说:‘应该赏赐的是:斩敌首、获敌虏。’说的是只要诛杀首恶,那么所有不愿顺从的人都会来归顺的。现在,甘延寿、陈汤的征战所产生的威慑,即便是《易经》的‘斩敌首’,《诗经》的‘雷霆’,也无法相比。评价功勋,应看到重大善行,而不应只计较小过失,不可抓住一点瑕疵纠缠不清。《司马法》说:‘对于军事上的赏赐,期限不长于一个月。’目的在于使人迅速获得行善的好处。这样做是为了以武功为先,以用人为重。”

“尹吉甫班师,周王朝对他重重赏赐,《诗经》上谈及此事时说:‘尹吉甫既得宴乐的喜庆,又多受封赏。只因从千里之外的镐归来,路遥日久。’千里都认为路远,那万里便更辛苦了。但是,甘延寿、陈汤不仅没有受到嘉奖,得到封赏,反而被抹杀掉奋勇杀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