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御史朱穆因为自己过去是梁冀的属吏,于是向梁冀上书进谏说:“大将军的地位,在三公之上,和申国国君一样的尊贵,只要行善一天,天下全都感恩;只要作一天恶,四海马上沸腾。+顽¨夲`鰰¢栈? .芜?错.内~容/最近,官府和民间俱已十分穷困,再加上水灾、虫灾,京都洛阳各官府的费用激增,皇帝下诏征调的款项,有时竟是平时的十倍。但是地方的各级官府都以库里没有现钱为由,向百姓征收,于是用鞭子抽打,强迫凑足数目。朝廷征收的赋税本已非常沉重,官吏个人的聚敛却更加疯狂。州牧和郡太守等地方高级官吏,大多不是有德之士,他们都十分贪婪,把百姓看成盗贼和仇敌。百姓有的被官府活活打死,有的因忍受不了横征暴敛而自杀。并且,这些抢夺百姓的恶行,都是以大将军府的名义进行的,这就使大将军遭到天下的怨恨,官吏和百姓,全部感到伤心悲痛,在路上叹息。在永和末年,朝廷纲纪有些松弛,有些使百姓失望,仅仅四五年时间,就使得全国财政空虚、户口流散、百姓离心离德。马勉这些人趁此机会在荆州和扬州之间起兵造反,差点铸成大祸,全靠梁太后临朝主政,清静无为,朝廷内外齐心协力,才得以平息。′求¢书~帮` !蕪-错.内_容_如今,百姓的忧惧比永和末年更为严重。如果对内不能发扬仁爱之心予以容忍,对外又没有保全国家的办法,是没法长治久安的。将相等朝廷大臣,和国家君主同为一体,共同乘坐一车奔驰,共坐一船渡河,车辆一旦颠翻,舟船一旦倾覆,大家实际上是患难与共的。怎么能够抛弃光明,投向黑暗?怎么可以走在危险的路上,却自以为平安?又怎么可以在主上孤独而时局危难之际,全不在意?应该赶紧撤掉那些不称职的州牧和郡太守,裁减兴建宅第和园林池塘的费用,拒绝接受各郡和各封国进献的礼物,对内证明自己的高贵品德,对外解除人民的疑虑,使仗势为恶的奸吏失去依靠,负责监察的官吏尽心尽职。法纪伸张以后,整个国家会一片清平,大将军的地位将更加尊贵,事业更加显赫,明德将永垂于世。”梁冀没有采纳,仍然垄断朝政,专横跋扈。同时,仍结交皇帝身边的当权宦官,任命他们的子弟和宾客亲友出任州郡官府的重要职务,以加强皇帝对自己的恩德和宠信。于是,朱穆再次向梁冀上书极力劝谏,可梁冀一直没有觉悟,他回信给朱穆说:“照你的说法,我是一无是处了!”因为梁冀一直敬佩朱穆,所以也不怪罪他。¢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
梁冀写信给乐安郡太守陈蕃,要他办事,可陈蕃不会见梁冀派来的使者。所以,使者假装是其他客人,要求谒见陈蕃。陈蕃大怒,用鞭将使者打死。这之后陈蕃被贬为修武县县令。
这时,皇子生病,命令各郡县购买珍贵的药材。梁冀又抓住这个机会,令门客带着他写的书信去京兆,要求一起购买牛黄。京兆尹南阳人延笃看过梁冀所写的书信,就将梁冀派遣的门客逮捕,说:“大将军是皇亲国戚,如果皇子有病,一定进献医方,怎么会派门客到千里之外谋利呢?”于是把他杀了。梁冀觉得恼怒,但也不能开口。随后,有关官吏按照梁冀的意旨,追查这一杀人案件,以延笃有病为由,撤销了他的官职。
元嘉元年(公元151年)春季,正月,群臣朝见桓帝,大将军梁冀带着宝剑进入宫中。尚书蜀郡人张陵大声斥责梁冀,要他退出,并命令虎贲和羽林卫士,将他所佩带的宝剑夺下。这样,梁冀跪下给张陵认错,张陵没有答应,立刻上书桓帝弹劾梁冀,要求把他送交廷尉治罪。桓帝下诏,罚梁冀一年的俸禄赎罪。于是,文武百官全部对张陵十分敬佩。河南尹梁不疑,以前荐举张陵为孝廉,于是对张陵说:“过去荐举你,今天恰好来惩罚我们梁家!”张陵回答说:“您不是以为我没有才能,错误地把我提拔任用吗?我今天为朝廷伸张法度,以回报您的私恩!”梁不疑满面羞惭。
梁不疑爱好儒家的经书,乐于结交有学问的人士,梁冀对此十分厌恶,于是调他担任光禄勋,而把自己的儿子梁胤任命为河南尹。那时,梁胤只有十六岁,长得非常难看,穿上官服以后不堪入目,过往的行人看到他这副样子,全都嘲笑他。梁不疑认为兄弟之间出现嫌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耻辱,于是辞去官职,返回自己的宅第,与弟弟梁蒙闭门在家自守。梁冀不愿意他再与外面的宾客交往,就偷偷派人乔装打扮,到梁不疑的大门前,记下和他来往的宾客。南郡太守马融、江夏郡太守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