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 第50章完结

第50章完结

新晋的权贵们最需要这些建议,就像当今的暴发户,他们浑身不适,总想着室内怎样装修才合适,客人来了之后应该用什么样的食品和饮料招待——《福乐智慧》的作者说,用玫瑰味的开水准没错。-6,腰?墈_书?枉\ ^冕_废-跃?黩!然而,有些心气更高的人并不会纠结于宫廷装饰或珍馐玉馔,他们心里装的是更大的欲望:巴格达城。从10世纪末开始,塞尔柱人(Seljuk)——原古兹部落(主要分布在今哈萨克斯坦)某首领的后代——开始逐渐蓄积实力。他们擅长在关键时刻选择靠山,通过适时地为地方统治者效劳以换取奖赏。没过多久,这种做法就让他们赢得了实质性的力量。从11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塞尔柱人控制了一座又一座城池,梅尔夫、你沙不儿、巴尔克相继归降。之后,在1040年,他们又打败了加兹尼人:面对数量占优的敌人,塞尔柱人在丹丹那堪(Dandanakan)大获全胜。

从奴隶军一路飞速崛起的塞尔柱人在1055年得到了承认,他们应哈里发之邀挺进巴格达,赶走了没落的白益王朝。`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哈里发以塞尔柱首领托格洛尔(?ughr?l)的名字铸造钱币,还要求以他的名字称颂“胡特巴”(?u?ba),即在每日的祈祷中都要祝福他。他还被授予两个新头衔:al-Sul?ān Rukn al-Dawla和Yamīn Amīr al-Mu?minīn——即“国家栋梁”和“教主右臂”,进一步说明了他在巴格达取得的统治地位。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塞尔柱——王朝创建者——后代们的名字暗示出,塞尔柱人原本可能是基督徒,甚至是犹太教徒。像拥有米歇尔、以色列、摩西和约拿这样名字的人,他们的草原部落祖先很可能曾被基督传教士或是将犹太教传入可萨的商人劝服信教。尽管他们改信伊斯兰教的具体时间和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象,面对这么多的穆斯林,他们要在不失去统治地位的前提下坚持自己的少数派信仰,的确很难。如果当时他们能够稳扎稳打,成功得慢一些,世界将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届时世界的东方也许会出现一个由基督徒或犹太教徒统治的国度。^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然而事实是,塞尔柱人选择了皈依伊斯兰教。这些偏远地区的非穆斯林新贵们把自己当成穆罕默德遗教的捍卫者、伊斯兰世界的守护者,并由此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

早在塞尔柱人挺进阿拔斯夺取权力之前,拜占庭帝国就已预感到威胁。塞尔柱人的崛起激励了其他突厥部落,他们向巴尔干、高加索和小亚细亚地区频频发动进攻,殃及了许多当地居民。他们的马匹“快如飞鹰,马蹄坚如岩石”,一位当时的作家这样描述道,他们对城市的攻击“如饿狼扑食般贪婪”。

在一次东部边疆保卫战中,拜占庭皇帝罗曼诺斯四世(Romanos IV)于1071年从君士坦丁堡率大军出征,却在曼齐刻尔特(Manzikert)遭遇突袭,拜占庭军队备受屈辱。这场到了今天仍被人们不停称道的著名战役,成了突厥兴起之路上的决定性时刻。帝国军队遭到包围、全军覆没,连皇帝都成了俘虏。塞尔柱人首领艾勒卜?阿尔斯兰(Alp Arslan)将拜占庭皇帝推倒在地,并一脚踩在了他的脖子上。

其实巴格达的塞尔柱人并不太把拜占庭帝国放在眼里,埃及的什叶派法蒂玛帝国才是难啃的骨头。两方势力很快卷入冲突,他们都想尽快控制耶路撒冷。当时,法蒂玛与君士坦丁堡之间的关系,与其说友好不如说是互相利用。好在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都想遏制小亚细亚的势力,那里的敌人用着古老的游牧部落策略,发动袭击,然后勒索钱财以换取和平。对拜占庭来说,这无疑威胁着边疆省区的经济稳定;而对法蒂玛来说,这分明是在挑战它新兴霸主的权威。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皇帝和苏丹携手合作,双方的高层会晤甚至谈到以联姻的方式巩固他们的关系。然而到了11世纪90年代,平衡终于被打破,法蒂玛王朝遭遇到一系列内部危机,使得小亚细亚的突厥人优势大增,他们建立了许多事实上已独立于巴格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