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 第169章完结

第169章完结

然而这些保证从未被兑现过。¢删\芭-看-书\王^ .勉.废′阅?黩^1998年春天,中情局正在准备一项被策划者称为“完美行动”逮捕计划,需要阿富汗“部落”的支持和配合。到了5月,一份精心撰写的中情局报告称:“引渡(本?拉登)的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行动方案“详尽、缜密、可行”,尽管不无风险。但一位参与者却担心该计划能否得到批准:“可能性只有50%。”一些高级军官对此并不抱希望。据称,三角洲部队司令认为该计划的细节“不太合适”,而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也觉得中情局的计划“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尽管“最后的分级演习”进展顺利,但该计划还是不了了之。

就在对付本?拉登的最终方案出台之前,局势发生了决定性的转折。1998年8月7日,“基地”组织同时对位于肯尼亚最大的城市内罗毕和坦桑尼亚重要的港口达累斯萨拉姆的美国大使馆发动炸弹袭击,造成224人死亡,数千人受伤。*看¨书-屋/ `已¢发_布/罪\辛′彰^踕`本?拉登立即被认定为嫌疑人。

美国在两周内就采取了行动,向“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大本营发射了78枚巡航导弹。“我们的目标是恐怖主义,”克林顿总统在8月20日的电视讲话中说道,“我们的任务很明确,打击由奥萨马?本?拉登建立或与他有关的激进组织,此人是当今国际恐怖主义最大的组织者和赞助者。”克林顿当时正深陷与白宫实习生莫妮卡?莱温斯基(Monica Lewinsky)的性丑闻中,他在三天前要求安排这场与丑闻无关的电视演说。在做出这些试图消灭幕后操纵者的行动之前,他并未与塔利班协商。“我希望得到世界的理解,我们的行动不是针对伊斯兰教。”这位因丑闻而焦头烂额的总统先发制人地宣称,“伊斯兰教是一个伟大的宗教”。

对付奥萨马?本?拉登的计划以失败告终。更糟糕的是,这还引起了塔利班的不满,他们对美国在阿富汗本土的军事行动感到恼怒,况且攻击的还是他们的一位没有证据能证明其参与了东非恐怖袭击的客人。毛拉?奥马尔宣布,塔利班“绝不会将本?拉登交给任何人,并且将会用我们的鲜血不惜一切代价地保护他”。`s,w¨k~x¨s_w/.,c~o^m¨一份美国情报评估报告指出,本?拉登及其极端主义在阿拉伯世界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当地主流观点认为穆斯林人民受到了歧视和不公的待遇:“美国通过扶植一些腐败政权……有预谋地分裂、削弱、压迫阿拉伯世界。”该报告的结论是,几乎没有人完全认同本?拉登的恐怖主义,但是“很多人都至少赞同其部分政治观点”。

毛拉?奥马尔本人也持有这样的看法。在遭到美国导弹攻击后的第三天,他致电美国国务院:“这次(导弹)袭击得不偿失,将激起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在这通最近才解密的电话里(这是阿富汗领导与美国政府唯一的直接联系方式),毛拉?奥马尔提到了由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所引发的“美国国内的困境”。考虑到这一事态,同时也为了“美国能在这次鲁莽的单方面攻击之后重塑自己在伊斯兰世界的形象”,毛拉?奥马尔说道:“美国国会应当迫使克林顿辞职。”

塔利班首席发言人瓦基勒?艾哈迈迪?穆塔瓦基勒(Wakīl Ahmed Mutawakkil)称,美国的袭击是对“全体阿富汗人”的攻击。据艾哈迈迪所言,袭击发生后,在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美示威游行。很快,艾哈迈迪就袭击事件与美国官员进行了磋商。“如果(塔利班)能够以类似的攻击报复华盛顿,”他说道,“我们早就干了。”就像当初萨达姆?侯赛因发觉美国在口头上声称支持伊拉克而在背地里却卖武器给伊朗时一样,阿富汗也感受到了这种被背叛的感觉:美国一方面表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