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中最有趣味,同时也是王阳明本人最苦闷的一件事,而起因则是王阳明和大儒娄谅的见面。
1489年秋天,第一片黄叶飘落地面时,王阳明带着他的老婆诸女士离开南昌回老家浙江余姚。途经广信(江西上饶)时,他舍筏登岸,拜访了居住在此的大理学家娄谅。娄谅是吴与弼的高徒,喜欢佛道二家思想,深谙理学三昧,善于静坐,并把静坐当成是步入理学殿堂的敲门砖。
王阳明来拜访他时,他正在给他的弟子们讲课,场面很大,足有几百人。王阳明确信自己找到了真人,并希望娄谅能和他单独交谈。
这个时候的王阳明虽然也读了朱熹的很多书,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应景,并未深钻。他来向娄谅请教朱熹理学,实际上还是想得到如何成为圣贤的答案。
他问娄谅:“如何做圣贤?”
娄谅自信满满地回答:“圣人是可以靠后天学习而获取的。”
王阳明满心欢喜,因为这正是他一直以来的认识。他问娄谅:“为万世开太平是不是通往圣贤之路的捷径?”
娄谅大摇其头,险些把脑袋摇了下来,说:“不是,绝对不是。你说的为万世开太平是‘外王’,只有先‘内圣’了才能‘外王’。所以要成为圣人,必须锻造自己,然后才能去做圣人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