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第19章完结

第19章完结

王阳明咳嗽着,浑身颤抖,但和尚毫无慈悲之心。.l+a^n¨l_a?n-w-x¢..c~o?m¨

这就叫祸不单行。王阳明只能掉头回那座破败的寺庙,虽然破败不堪,但遮风挡雨的功能还未完全丧失。当第二天王阳明醒来时,看到的第一个物体就是昨夜那个和尚的脸,那是一张惊异的脸。后来王阳明才知道那个出家人的用心有多险恶,寺庙在深山老林,没有多少香客。没香客就没有香火钱,和尚于是很贫穷。有一次,一位过路客在那个破败寺庙里过夜时被老虎吃掉,遗留下大堆的骨头和金银财宝。这让和尚产生了灵感,此后,他拒绝任何过路客住他的寺庙,那个破败寺庙就成了他的经济来源。在王阳明之前,只要有人来,就必有收入。可王阳明打破了他的定律——老虎居然没有吃他。和尚想,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这种想法唤回了他久违的慈悲心,他把王阳明请回寺庙,好生招待。

王阳明在寺庙里安顿下来后,身体康复得很快。有一天,他百无聊赖,在寺里闲逛,走到一空旷处发现一位老道静坐闭目。听到脚步声,就睁开眼,看了看王阳明,哈哈一笑,说:“我终于把你等来了。′e/z`k.s\w′.+o′r_g\”

王阳明吃了一惊,定睛细看,失声叫道:“啊呀,道长,怎么是你啊!”

道士正是二十年前江西南昌铁柱宫里的那位道士,他的容貌和二十年前一样,光阴似乎在他脸上没起任何作用。两人热烈地交谈起来。

王阳明问他:“为何在这里?”

道士回答:“你不记得二十年前我说过,二十年后咱们再相见吗?”

王阳明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充盈了他的脑子。道士问他多年来的人生状况。王阳明一五一十地说给道士听,说完,长叹一声。道士也叹了一声。

王阳明说:“我被刘瑾追杀,九死一生,前途未卜。我不想去贵州龙场,只想找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隐居。”

道士说:“你是要出世?”

王阳明说:“是的。_齐,盛!暁/说\徃_ !醉-薪¨蟑,結¨庚·歆/筷`”

道士笑了:“你才否定佛道的出世思想,如何又转回来了?”

王阳明苦笑:“如今我也顾不得那些,只求保存性命。”

道士问:“你当初为何和佛道分道扬镳?”

王阳明答:“实在是难舍亲情。”

道士追问:“你现在就能舍了?”

王阳明被问住了,他当然不能。

道士替他分析:“如果你一走了之。刘瑾说你去了越南,或是蒙古,诬你个私通敌国的罪名,你的家人肯定受牵连。”

王阳明惊骇道:“我也是被时势逼得太紧,居然忘了这样的事。”

道士说:“你来之前,我已为你占得一卦,得卦明夷,断辞是:光明消退,黑暗降临,面对灾难,宜坚贞守持。”

其实这几个字无非是告诉王阳明和每个在逆境中的人:切勿受到不利环境的影响,也不要让坚定之心有所动摇。要避免灾祸,就要守护内心的光明,尽管表面上可以屈服。采取这种态度,再大的灾难都是浮云。有时候,人必须隐藏他的光芒,以便在当时的困难处境之下仍能让他意志占上风,内心深处必须意志坚定,并且要一点都不流露在外。如此,就能在困难中坚持。

据说,道士的占卜在王阳明身上唤起了信心。王阳明决定先去看望父亲后,就继续踏上通往贵州龙场的坎坷路。实际上,王阳明不想再逃避,和卦象没多大关系,亲人们的安全才是决定性因素。

离开那座寺庙后,他直奔南京去看他父亲王华。王华当时被刘瑾驱赶到南京,坐着冷板凳。父子二人相见,抱头痛哭。王阳明愧疚地对父亲说,自己对不起父亲的养育之恩,对不起王家列祖列宗。王华却说:“我们都以为你真的自杀了,如今能看到活着的你,还有什么奢望。你从小性格就野,不与人同,步入仕途后三心二意,我从来未在光宗耀祖上对你寄予厚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