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第90章完结

第90章完结

1521年农历七月,王阳明向中央政府告假,杨廷和允准。?墈*书¢屋* \免`废·阅·黩¨一个月后,王阳明回到阔别已久的浙江余姚。他的父亲王华喜极而泣拉着他的手诉说:“当初朱宸濠造反,有传言说你也参加了,我却对人说,我儿向来在天理上用功,知道是非对错,绝不会做此愚昧之事。后来又有传言说你和孙燧等人遇害,我悲伤过后是欣慰,因为你做了忠臣。再后来我听说你讨伐朱宸濠,原来你还活着,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每天都焚香祷告你能马到成功。再后来,我听说皇上身边的那群小人拼命地想把你置于死地,我每天所做的事还是为你祈祷,希望你能化险为夷。而我也知道,公道自在人心,你必能全身而还。如今你回来了,可见世上的确有天理这回事啊!”

父亲的一番话让王阳明流下愧疚的眼泪,说:“让父亲总为我牵肠挂肚,真是不孝!”

王华说:“我之所以担心你,是因为你在名利场中,不过现在我不必为你担心,当我见到你第一眼时就发现功名利禄在你眼中已是浮云了。”

知子莫若父,王阳明的确早已看淡功名利禄。?x-q^k-s¨w?.\c^o′m′有一天早上醒来,王阳明对弟子说:“昨日穿着蟒玉(江西巡抚的官服),大家都说荣耀,可脱衣就寝,只是一身穷骨头,何曾添得分毫?所以,荣辱不在人,人自迷耳。”

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酒、色、荣辱都是心外之物,如果心外无物,何尝能为物所迷?!

然而有一样东西是人无法不迷的,那就是亲情。它和我们的良知一样,与生俱来。王阳明曾指着他当年出生的那个阁楼,心情沉重地说:“我的母亲五十年前在这里生下了我。阁楼还在,我还在,母亲大人早已不在了。”当他看到年迈的父亲和荒草萋萋的祖母坟墓,不由下泪。

有耍小聪明的弟子问道:“老师您曾教导我们不要随意动心,此时为何而动心?”

王阳明擦掉泪水说:“此时此刻,不能不动心!”

对于亲情,很少有人不会动心,这是人良知的表现之一,正如朱厚熜非要给他父母正当名分一样,就是良知。¨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令人齿冷的是,杨廷和和他控制的政府非要朱厚熜泯灭良知。对于朱厚熜而言,杨廷和简直丧尽天良。

对于丧尽天良的人,朱厚熜唯有抗争到底。1521年农历八月,朱厚熜命令礼部去湖广迎接他的亲娘。杨廷和命令礼部:以王妃的礼仪迎接,不能以皇太后的礼仪。朱厚熜的母亲大怒,拒不进京。

朱厚熜七窍生烟,脱下龙袍,声言要回湖广,而且马上收拾行李。杨廷和慌了,这是明摆的事实,一旦朱厚熜真的走了,他杨廷和就有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他终于退后一步:迎接朱厚熜的母亲可用皇太后礼仪。但在称呼上,不得变更。

杨廷和退一步,朱厚熜自然就进了一步。只要在前进,那就必能抵达胜利的终点。朱厚熜是这样想的,忽然又想,如果有人助力,那就更好了。

像是老天爷听到了他热切的希望,“助力”翩翩而来。

再见,杨廷和

来的“助力”当然不是王阳明,他正在余姚置办父亲王华的丧礼,全身心沉浸在父子之情的漩涡中,心无旁骛。1522年农历二月,王华安详地离开人间,享年七十七岁。

王华是王阳明一生中最敬慕爱戴的人。他年轻时和父亲王华常有冲突只是性格使然,王阳明内心深处始终把父亲当成一个伟大的人,心里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父亲。王华同样如此,他亲眼看着王阳明从一个叛逆少年成长为国家栋梁,到后来,他几乎深深地佩服起自己的儿子来。当他离开人世前的最后一刻,朱厚熜第二次封王阳明新建伯的使者们到达余姚,王华在病榻上对王阳明说:“不能有失礼之处,扶我起来迎接使者。”使者走后,王华问王阳明:“有失礼否?”王阳明回答:“没有。”王华颔首,闭上眼睛,离开人世。

王阳明号啕大哭,像个孩子。大家都以为他会哭得神志不清,可半天工夫,王阳明就从伤悲中恢复过来,投入到葬礼的筹办中去。像是排兵布阵一样,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