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欢于窦太后,却又未能获得汉武帝的赏识,这是窦婴最大的悲剧。¢2?芭.看!书-王\ \蕞,鑫?漳′結.埂-欣^快/
汉武帝刚刚即位时,就以儒家学者赵绾、王臧为先锋官,高举独尊儒术的思想战旗,向窦太后的黄老阵营发起攻击。但攻击失败,赵绾、王臧下狱自杀,而担任丞相的窦婴和出任太尉的田蚡,统统被解除职务。
但田蚡是汉武帝的亲娘舅,汉武帝对他有求必应。所以田蚡虽然没有任何官职,却天天坐在汉武帝的身边,行使着没有明确职务的丞相实权。而窦婴就惨了,窦太后不认他,汉武帝不搭理他,总之是落得个两头不是人。
于是,昔日依附在窦婴门下的势力之辈,纷纷改换门庭,投靠了田蚡。
而田蚡以前也曾是窦婴家里的仆役,在窦婴脚下受过无数的腌臜气。所以田蚡呢,得势之后,就越看窦婴越不顺眼,一直想找个机会,整治一下窦婴。
这时候窦婴门下,从者星散,只余下一个叫灌夫的莽汉,与他相依为命。
灌夫,本姓张,他的父亲曾经是西汉开国功臣灌婴的家臣,因而改姓灌。
灌氏家族,俱是战场上能拼能打的猛汉。-齐¨盛+暁*税′旺. ′已!发~布/罪*薪^璋?劫_七国之乱时,灌夫的父亲担任校尉,而年轻的灌夫则率了千人追随父亲横行沙场。交战中,灌夫父亲战死,按说灌夫应该扶棺归乡,但灌夫慷慨激昂地表示:“爹死事小,皇权事大,我要为爹报仇,亲手斩杀吴王首级以谢君恩。”
然后灌夫真的披上铠甲,就要出战。军中人多以为他神经不正常,不肯追随他,只有两个人,还有灌夫家的几十个奴隶,手提刀斧向着吴军的阵营冲锋。这伙人疯了一样杀入吴军之中,直杀到大旗之下,追随灌夫的两个人和所有的奴隶,统统被吴军杀死,只有他一个人平安归来。
灌夫因此战而成名,汉景帝很欣赏这种直心眼的汉子,就让他做了中郎将。但灌夫是个不管不顾的暴脾气,没多久就因为暴力行为太严重,触犯刑律而丢了官。
此后,灌夫搬家去了长安,前前后后做过些无关紧要的官职,到了汉武帝时代,他终于闯出了大麻烦。
有一天,灌夫和窦太后的弟弟喝酒,喝着喝着,灌夫就喝高了。喝高了的灌夫,是六亲不认的,管什么窦太后的亲爹还是弟弟,不管不顾,他揪过对方,劈头盖脸就是一通暴打:太后弟弟算个鸟。!萝,拉!晓,税! ¨毋`错*内\容¢直打得窦太后的弟弟半死不活,哭喊救命。
史书记载称,汉武帝喜爱灌夫这种莽汉,害怕窦太后杀了他,就让灌夫去北方的燕国做国相——但另一种可能是,汉武帝掩护灌夫逃走,目的只是为了让窦太后抓不到殴打弟弟的凶手,存心给窦太后添堵而已。
灌夫不唯是脾气暴烈,他的人品也很成问题。史书上说,他家资豪富,食客数百,就在田园中修筑堤塘,引水灌溉农田。他的族人与宾客恃仗他的势力,横行不法,为非作歹,让颍川地方饱受蹂躏。
因为憎恨灌夫,颍川儿童唱起一支儿歌:颍水清,灌氏宁;颍水浊,灌氏亡。意思是说,等到颍水浑浊的那一天,就是灌氏灭族之日。
公元前132年,黄河泛滥,颍水突然间变得混浊起来。
豪门龌龊
颍水突然变得混浊,但灌夫毫无知觉。这时候的他,因为失去权势,结交的达官贵人越来越少。而窦婴则是家中门客星散。结果这两个人,一个想找几个门客装点门面,一个想找个有背景的人抬高自己,就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窦婴与灌夫,相互援引借重,情同父子。
有一天,灌夫来找田蚡。田蚡对他说:“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去窦婴家里拜访,串个门聊聊天。”
灌夫大喜,说:“那我马上去告诉窦婴,让他准备一下。”
田蚡说:“好,你去吧,我到时候就会过去。”
灌夫来到窦婴家里报信,窦婴喜不自胜,认为田蚡肯来家里作客,一定是汉武帝回想转意,想重用自己了,就张灯结彩,买酒买肉,忙乱了一整天。
可到了约定的日子,窦婴在门口苦苦等待,等到了太阳快下山,也看不到田蚡车驾的影子。窦婴很纳闷,就对灌夫说:“丞相他是怎么了?说好的来家里做客,怎么还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