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准格尔地区,多年来一直流传着十二寡妇在十二连城各守一方的传说。~幻_想^姬` ¨罪\辛·漳¨洁,哽^芯~快,这个传说中的十二寡妇,就是杨家将中征西的十二寡妇。宋仁宗时,西夏大军进犯,忠勇的杨宗保率兵迎敌,结果中箭身亡,其子杨文广被困陷绝地。噩耗传来,已经百岁高龄的佘太君毅然上殿请缨,率领杨门女将出征。她们在十二连城与西夏军队交锋,十二寡妇各守一城,与西夏军队展开血战。由于杨门女将个个武艺高强,又占据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十二连城,最终打败了西夏大军。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十二寡妇”当以佘太君为首,加上几个儿子的遗孀共8个儿媳,还有八娘九妹和穆桂英,共计12员女将,但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也很不可信。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较早提出“十二寡妇”这一概念的是明代的两部杨家将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这两部小说都提到了十二寡妇征西。
《杨家府演义》
第55回“白马关杨文广被困,十二寡妇征西番”给出了十二寡妇名单。¨鸿¢特/暁?税-罔- ^更/歆\最!哙`书中交代,十二寡妇出征的起因是神宗熙宁五年
(1072年)西番新罗国侵犯边境。
新罗国王李高材,招纳了西夏的一位鬼才张奉国,此人身长两丈,腰阔二十围,两肋生有八臂,徒手能打猛虎,号称“八臂鬼王”。李高材不满每年都向宋朝进贡,欲一雪前耻。他和张奉国合议后认为,宋朝昔日良将尽皆凋零,现今掌握兵权把守边关的都是膏粱子弟,他们既没有作战经验又没有战争准备,如果新罗国突发奇兵,他们一定会阵脚大乱,望风逃窜。新罗国应该抓住天赐良机,顺天行事。
事不宜迟,张奉国率领15万大军杀奔宋境。大敌当前,宋神宗命右丞相张茂为统兵征西大元帅。张茂帅印在握有点得意忘形,路过杨家无佞府时,不肯遵从官员下马的规定,趾高气扬地敲鼓鸣金而过。
此时杨文广年已六十,当年为躲狄青陷害,隐匿家中四十多年,外界都以为他早已去世。
(在《杨家府演义》中,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膝下有四子一女,长子公正一郎,次子唐兴二郎,三子彩保三郎,四子怀玉四郎,女儿满堂春。¨我!的·书\城/ .埂/新¨最^哙~)
当时杨文广与杜月英所生的女儿满堂春主动请缨,杨宣娘不放心,要试她的武功。杨宣娘是杨文广的姐姐,也即满堂春的姑姑,当年杨文广兵陷柳州城时,杨宣娘成功解围,立下大功。杨宣娘与满堂春比武一段,很像京剧《杨门女将》中穆桂英试探杨文广、决定他是否能随军西征的那场戏,只是人物和辈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杨宣娘连试两阵,满堂春表现出色,获得了出征允可。
书中交代,当时木夫人已死,魏老夫人还在。按《杨家府演义》的说法,穆桂英50岁生的杨文广,征西时杨文广60岁,若她在世则是110的年纪了,所以木夫人已死是很合于情理的事情。
杨宣娘请出魏老夫人,决定与满堂春、邹夫人、孟四嫂、董夫人、周氏女、杨秋菊、耿氏女、马夫人、白夫人、刘八娘、殷九娘共十二员女将一起立誓出征。
很显然,《杨家府演义》中的十二寡妇不包括佘太君,也没有穆桂英,挂帅的是杨宗保的女儿杨宣娘,十二寡妇除了杨宣娘和满堂春外,在小说中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出场,前文没有进行任何交待,因而很难搞清她们的身份,给人的感觉是先有了“十二寡妇”的说法,然后临时拼凑的人物。
木夫人应该就是穆桂英,魏老夫人是谁,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十二员女将都是寡妇也让人一头雾水,前文还说满堂春年幼,怎么突然间也成了寡妇,杨宣娘是杨文广的姐姐,怎么也成了寡妇,如果是寡妇应该住在婆家才对,怎么老不离开娘家……总之,《杨家府演义》中十二寡妇的说法太过牵强,不仅如此,她们出征的新罗国也是一个令人生疑的地方。
传统意义上的新罗国存在于朝鲜半岛,建国于公元前57年,它与高句丽、百济曾经并存,被称为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
660年,新罗联合唐朝军队灭掉百济,663年击败倭军,668年灭亡高句丽,朝鲜进入了统一的新罗时代。
780年之后,新罗因王位继承等问题发生暴乱,由此走向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