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中尉崔琰推荐杨训给曹操,曹操以礼相待。~鸿¢特?暁¢税?旺\ *追¢醉~辛,璋/洁!等到曹操晋封王爵,杨训上书歌功颂德。朝中部分人极为不满,讥笑杨训只会阿谀世俗,虚伪浮夸,不做实事,还借机挖苦崔琰竟然推荐这种人。崔琰向杨训要了奏章草稿观看,写信给杨训说:“呈递奏章,是一件好事,不过要注意影响。”当时,和崔琰有仇的人向曹操检举:“崔琰态度傲慢,怨恨诽谤,悖逆不逊。”曹操听后非常恼怒,不分青红皂白,立即逮捕了崔琰,剃光头发,罚当奴工。
所谓墙倒众人推,有人见检举有利可图,进一步向曹操揭发:“崔琰当奴工,常常手捻胡须,两眼直往前看,好像对谁有怒气。”曹操听信谗言,下《赐死崔琰令》,崔琰最终在狱中自杀。
尚书仆射毛玠对崔琰无辜冤死狱中哀叹不已。又有人到曹操那去告毛玠对崔琰的死似有同情之心,对曹操表示不满。说他看到犯人的妻子被罚没为官家的奴婢,曾说:“天之所以久不下雨,大概是因为有冤屈。-1¢6·k-a-n.s!h·u_.¨c¢o!m_”
曹操闻听大怒,立即逮捕毛玠入狱。侍中桓阶、和洽苦苦请求曹操一定要掌握真实情况再做决定,曹操没答应。直到当了魏王之后,才放毛玠回家,不再任用。
至此,曹操已经少有当年闻过即改、媚言不进、明察秋毫的品质。此时,他已是六十几岁的老人,对权力的迷恋也许使他丧失了部分理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越有权的人,越害怕因失去它而使自己死无葬身之地,这是曹操内心最纠结的。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四月,汉献帝下诏,魏王曹操可设置天子旌旗,出入戒严,限制行人,清街道。十月,命魏王曹操官帽中佩挂12个旒穗(即古代君王皇冠上前后垂下的玉石串珠),乘黄金装饰的车辆,驾马6匹(古代天子可驾马6匹),以及5种颜色的5辆副车。曹操封了魏王,妻子卞氏封王后。眼见自己年事已高,立太子的大事被提上日程。
最初,曹操娶丁夫人,没有儿子。妾刘氏生儿子曹昂,卞氏生了四个儿子,即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操请丁夫人养育曹昂,而曹昂在南征张绣时战死。.l+a^n¨l_a?n-w-x¢..c~o?m¨丁夫人悲哀哭泣,难以自拔,曹操恼羞成怒,休去丁夫人,把她送出府门,由卞氏继任夫人。小儿子曹熊早死。次子曹彰从小很有力气,勇猛善射,武艺高强。曹操曾对他说:“你不读书,不懂圣贤之道,只会骑马射箭,这是一夫之勇,有何可贵?”曹彰说:“男子汉就应该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读那么多书有何用?”曹彰长大以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果然骁勇善战,屡建奇功,颇得曹操的欢心。
因为他的胡子是金黄色的,曹操就叫他“黄须儿”。有一次,他立了大功,曹操要召见他,大哥曹丕对他说:“你虽然立了功,但不要太过骄傲,应多提携别人,总结自己的不足,这样父亲会更加欣赏你的。”曹彰见了曹操,果真像曹丕说的那样,把功劳都推给手下的将领,反而说自己还要继续努力。曹操听了大喜,捋着胡子说:“黄须儿真是天才啊!”但是,曹操对他始终不放心,怕这个黄须儿只是有勇无谋,难成大事。因此,从没有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长子曹丕和三子曹植都是才子,但曹操更喜欢曹植。曹植机敏而多智,学识广博而反应敏捷,十几岁就读遍经书子集,诗词歌赋都超过曹丕很大一截。有一次,曹操看了他写的文章,问他:“是不是叫人代写的啊?”曹植立即跪下说:“孩儿向来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如若不信,请父亲当面出题!”曹操当即令他作文,果真挥洒自如,一气呵成。从此对他特别厚爱,要求也更加严格。其实,他是有心让曹植做太子。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带领曹丕一起出征,让曹植留守邺城。临出发前,曹操告诫曹植说:“我23岁的时候任顿丘令,回想自己那一时期的所作所为,真是获益匪浅。现在你也23岁了,更应该努力上进。”这也侧面说明了曹操对他确实寄予厚望。
曹操虽然很看重曹植,但要立他为太子,必须拿出充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