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曹操全传 > 第37章完结

第37章完结

刘备背后赵云挺枪而出,二人交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g/g~d\b?o,o?k¨.!c!o*m\忽然喊声大震,东南角上,关云长冲突而来;西南角上,张飞引军冲突而来。三军一齐掩杀过来,曹军远道奔袭而来,早已人困马乏,无法抵挡。最终大败而走,刘备得胜回营。

以后的几天,刘备又派赵云挑战,曹营却屡屡不出兵应战。刘备再派张飞挑战,曹操亦不出兵。刘备心中犯了疑。忽然听得有人来报说龚都运粮到了,但被曹军困住,刘备急令张飞去救。突然又报夏侯惇率军抄背后径取汝南,刘备大惊道:“要是这样,我前后受敌,将无处安身了啊!”急忙令关羽前去相救。两人都率领军队离开,刘备帐下只剩少量兵士。

不一日,有人飞马来报夏侯惇已打破汝南,刘辟弃城而走,关云长观今被困。刘备大惊。又报张飞去救龚都,也被困住了。刘备急欲回兵,又恐曹操的兵从后偷袭。突然有人报寨外许褚挑战。刘备不敢出战,等到天明,教军士饱餐,步军先起,马军后随,寨中虚传更点。刘备等离寨约行数里,转过土山,突然看见前面火把齐明,山头上有人大喊:“休教走了刘备!丞相在此。/t^a+y′u¢e/d_u·.·c/o-m-”刘备大惊,一时慌不择路。赵云说:“主公勿忧,但跟某来。”赵云跃马杀开一条路,刘备掣双剑随后。正战间,许褚追至,与赵云力战。背后于禁、李典又到,刘备看见势危,落荒而走。听得背后喊声渐远,刘备往深山小路单马逃生而去。

曹操采用了整体分化,攻其必救的计谋,将刘备一击而败。曹操之所以能胜刘备,一是曹操分散了敌军的兵力。二是对每股分出的兵力施压,使其难以脱身,无法与其他部队会合。三是攻其老巢,从心理上彻底摧垮对方。

“攻其必救”的谋略思想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其中提到:“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意思是说:若想与敌交战,而敌方却占据有利地势不与你战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击敌人必须救援的地方。\飕*飕~暁*税+网_ `罪,新~蟑.结.埂+薪·哙+《孙子兵法·九地篇》中又说:“敢问敌众整而来,侍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意思就是当敌人率精兵勇将来攻时,己方应该先夺取其要害和其首先要照顾的地方。若如此,敌人就会顺着你的战略思路走。

兵法上还讲到,战争的打法有多种,“离战”就是其中之一。如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就要想方法离间他们,使他们各自分化,最好是互相斗争。凡熟读兵法者都要注意防止敌人的分裂阴谋,这一点已为军事家所熟知。曹操更将离战和攻其必救的计策灵活运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事实上,攻其必救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而出奇制胜的谋略思想,其核心在于辩证地看待“奇”与“正”的关系,不要因为一次奇招制胜,便认为此招永远是奇;也不要以为常用的战法,就永远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而要随情况的受化而变换奇正战法,从而达到正变奇、奇变正,奇正都能取得胜利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诱之以利 阳平关俘得主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正完全舍己为人、不图回报的毕竟是少数。所谓无利不起早,以利诱敌不失为一种非常奏效的取胜手段。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以夏侯渊、张郃为先锋,以曹仁、夏侯惇为后部,自领中军,西征汉中。曹操西征的消息传到汉中后,张鲁和其弟张卫商议如何才能退敌。张卫建议:“汉中最险要的地方莫过于阳平关。可以在此地的左右两边依山傍林设下十几个营寨,迎击曹操,我率军前往,兄留守汉中,负责后勤供应。”张鲁十分赞同这个建议。

张卫和大将杨昂、杨任领军马刚在阳平关扎下营寨,夏侯渊、张郃率领曹军也杀到了。夏侯渊听说阳平关已有准备,就在关外15里处安营扎寨。当天晚上,曹军因劳师远征而疲惫不堪,都在酣睡。没想到半夜时分,杨昂、杨任分两路杀来劫寨,曹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夏侯渊、张郃败退后见曹操,曹操怒斥二人不精通兵法,造成损兵折将。曹操本欲斩他们以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