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大惊道:“这样一来,我军岂不是太危险了?”
程昱笑着分析说:“兵法上讲,置之死地而后生。.d+a.s!u-a?n·w/a/n!g+.\n`e_t¨我军没有退路,众将士必然死战以求生。如此,我军可稳胜袁绍。”
曹操认为程昱的计谋可行,就采纳了他的意见。立刻将全军分为左右各五队。左列,一队夏侯惇,二队张辽,三队李典,四队乐进,五队夏侯渊;右列:一队曹洪,二队张郃,三队徐晃,四队于禁,五队高览,许褚为中军先锋。
第二天,左右十队人马先行,预先埋伏起来。到了半夜,曹操同许褚率军前进,佯装偷袭袁军大寨。
袁绍早有防备,见曹操率军前来,大笑着说:“曹操这下跑不掉了。”下令所有五寨人马,全力迎战许褚大军。许褚一战即退,佯败而逃。袁绍率军追赶,喊杀之声不绝。等到天亮,袁绍将许褚逼到河边。眼看曹军已无退路,曹操大喊:“后有追兵,前面是大河,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大家不如决一死战,反有生路!”曹军闻听,士气大振,一齐奋力向袁军冲杀过去。*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许褚一马当先,挥刀斩杀袁军十来个将领。
袁军大乱,只好撤退。退了一段路,一声战鼓响,左边夏侯渊、右边高览两支兵马冲出,袁绍带领三个儿子一个外甥,死命冲出一条血路。
又跑了十来里,左边乐进、右边于禁杀出,杀得袁军尸横遍野。又跑了数里,左边李典、右边徐晃两支人马截杀过来,袁绍父子胆战心惊,奔入寨门,令军队埋锅造饭,准备迎敌。正要吃时,左边张辽、右边张郃,径直前来冲寨。袁绍慌忙上马,率部奔向仓亭,人困马乏,正要休息。不料后面曹操率大军赶来,袁绍拼命逃离。正走间,右边曹洪、左边夏侯悄淳,挡住去路。袁绍大叫:“如果不拼死一战,我们都要给活捉了!”奋力冲杀一阵,侥幸逃出重围。
袁绍抱住儿子们大哭一场,长叹道:“我经历战事数十次,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狼狈的!”说完,命令部将回各地整顿军务,自己带着袁尚到冀州养病去了。\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
经此一役,曹军声威大震,趁机一鼓作气,屡屡北进,终于打败了强大的袁绍,为统一北方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曹操将自己置于“死地”,从而爆发出超乎寻常的能量。然后,又派人先行埋伏,劫杀敌军,最终大败袁绍军团。何谓“死地”?《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有“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之说。曹操主动进入绝境,使得曹军不得不拼死作战,不仅避免了由佯败变成真败的可能,而且预先埋伏好的十队人马给紧追不舍的袁军以迎头痛击,紧紧地扎住了“袋口”。
曹操深知袁绍会轻敌冒进,所以以此来激励士气,使将士们团结奋斗,共同求生。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法,对于既定目标的实现,往往有奇特的效果。
巧借时机 浇水成冰筑土城
天下计谋用之不尽,有些是精心安排,步步构思而得;有些却是因时而动,巧妙利用天时地利的神来之作。曹操也曾按照隐士娄子伯的妙计巧借天时,浇水筑城,威震马超。
汉献帝不甘心受曹操控制,密谋用衣袋诏策动群臣除掉曹操,马腾也参与了行动。不想行动被曹操发觉,一怒之下杀了所有参与的朝廷大臣,其中包括马腾。其子马超为报杀父之仇,调集人马,在渭水岸边与曹操军队进行对峙。
马超屯兵渭口,不分昼夜,前后夹击。曹操在渭河内将船筏锁连成一片,建成三条浮桥,一直连接到南岸。曹仁在河边筑起大营,并将粮草车辆串联在一起,作为抵御马超兵团的屏障。
马超得到消息,便叫军士每人各拿一束干草,带着火种,准备火攻曹营。于是,和韩遂的人马一道,奋力杀到曹营跟前,堆积干草,放起大火。火势越来越猛,曹兵难以抵挡。车辆、浮桥当即被烧得面目全非,此役操兵被打得大败而逃。
西凉军团一出马就表现不俗,使得曹操无法建营搭寨,心中十分忧虑。荀攸提议说:“我军可以运来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