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以太后之身临朝称制以来,每日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所为何事?皆为让我大唐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共享太平盛世。我推行科举改制,打破门第限制,广纳天下贤才,让那些有识之士皆能为朝堂所用,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如今,朝堂之上人才济济,各施所长,为我大唐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在黄河两岸、长江之滨,一座座水利工程拔地而起,灌溉着万亩良田,致力于让百姓衣食无忧,仓廪充实。如今,大唐疆域之内,社会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生活富足安康。这一切成就的背后,皆是我怀揣着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赤诚之心。”
“而这所有的一切,皆与《大云经》中的旨意不谋而合。经中明确记载,弥勒佛将以女身现世,拯救苍生。我虽暂居太后之位,但自感身负天命,定能引领大唐迈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这是上天赋予我的使命,亦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所做出的每一项决策,每一次施政,皆是在践行这神圣的使命。从颁布新的税法,减轻百姓负担,到整治官场腐败,肃清朝堂风气,无一不是为了让我大唐江山稳固,百姓幸福。”
“今日,我命诸位爱卿参加这场法会,研习《大云经》,就是希望你们能深刻领悟其中深意,明白我临朝称制、乃至未来称帝皆乃顺应天命,无可置疑。我期望你们能以《大云经》为指引,更加忠心耿耿地辅佐我,为我武周的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待法会结束后,诸位需精心撰写学习体悟,呈于我前,让我知晓你们对天命的尊崇,对我统治的拥护。这不仅是对我的忠诚,更是对我武周江山、对天下百姓的负责。”
武媚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在广场上久久回荡,仿若洪钟鸣响,穿透每个人的心灵。官员们纷纷跪地,齐声应道:“太后圣明,臣等定当谨遵旨意。” 此时,法明法师身着一袭红色袈裟,稳步走上台。他面容庄重,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慈悲,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也赋予了他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站定后,法明法师双手合十,向武媚行了一礼,随后转身面向众人,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解《大云经》。
“阿弥陀佛,今日,贫僧为大家讲解《大云经》。此经中记载,弥勒佛以女身现世,拯救苍生,这便是太后啊。太后临朝称制以来,推行诸多善政,让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弥勒佛慈悲济世之举。从兴办义学,让寒门子弟也能读书识字,到开设医馆,为百姓免费诊治疾病,桩桩件件,皆是菩萨心肠。” 法明法师的声音沉稳,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台下众人皆屏气敛息,认真聆听,仿佛在聆听来自佛国的教诲,法会现场一片庄严肃穆……
数月之前,洛阳城的明堂周边便已陷入一片忙碌喧嚣。身为太后的武媚,心中早已勾勒出称帝的宏伟蓝图,深知宗教之力对稳固权柄、凝聚人心的重要性,于是决意精心操办这场规模空前的法会,为自己日后称帝营造出顺应天命的舆论氛围。
内务府接到指令后,宛如一台马力全开的巨型机械,全力运转起来。他们派出多路钦差,奔赴全国各地的深山古刹、香料重镇,只为搜罗那些珍稀罕见的香料。每寻得一味香料,钦差们都需详细记录其产地、特性,再由经验丰富的药师仔细甄别筛选,确保品质上乘,唯有如此,方能在法会焚香时,散发出令人心醉神迷、庄严肃穆的气息。
与此同时,为了搭建法坛,内务府的官员们踏遍大江南北,寻觅技艺卓绝的能工巧匠。这些工匠们听闻是为太后操办的法会效力,皆深感荣耀,纷纷踊跃前来。他们汇聚于洛阳明堂周边,日夜赶工,不辞辛劳。法坛的每一根梁柱,皆选用最上等的金丝楠木,由技艺精湛的木雕师傅精雕细琢,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图案栩栩如生;坛顶以琉璃瓦覆盖,阳光洒下,琉璃瓦折射出五彩光芒,绚丽夺目。坛上的雕梁画栋间,工匠们以金粉细细勾勒出佛教八宝图案,从法轮、法螺到宝伞、白盖,无一不精细入微,在日光的映照下,这些图案仿若活物,散发出神圣而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昭示这场法会的不凡。
武媚一声令下,各大寺庙的高僧大德们纷纷响应。数百名德高望重的僧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身着的锦缎袈裟,均由皇家织造坊精心制作。袈裟上绣着的莲花图案,花瓣层次分明,仿若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边缘以金线滚边,阳光下,金线闪烁着柔和的光泽。他们头戴高高的毗卢帽,帽上镶嵌着红宝石、蓝宝石等珍贵宝石,每一步走动,都带着庄重的韵律,发出轻微的碰撞声。此刻,他们整齐排列在法坛之下,口中念念有词,悠扬的梵音仿若自遥远的天际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