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7

大明锦衣卫97

话未说完,沈墨已捧着测量数据走上前。当晋商甲胄与冰淬甲的光学性能对比图展开时,满朝文武一片哗然——劣质甲胄因粗糙表面导致的光线散射,在图上形成刺目的乱纹,而冰淬甲的冰鳞结构却将光线完美汇聚,如同精密的光学仪器。

退朝后,徐光启将《淬鉴图》真本密交沈墨:"此图若落入奸人之手,冰淬法再无出头之日。"他望着紫禁城的飞檐,夕阳将琉璃瓦染成血色,"记住,科学的火种,总要有人拼死守护。"沈墨郑重收好图册,转身消失在暮色中,而徐光启的抗争,才刚刚开始。

三、冲突的爆发与历史隐喻

太和殿内,鎏金蟠龙柱在烛火下泛着冷光。晋商代表王云帆高举刻有"真空家乡"的铜符,声嘶力竭:"陛下!徐光启等人私造妖物,甲胄中暗藏白莲教逆党信物,其心可诛!"陈永年附和的奏章在丹墀上铺开,墨迹未干的罪名字字诛心。

徐光启却缓步上前,将三棱镜与测量图册呈给万历。"陛下请看,"他的声音穿透满殿喧嚣,"冰淬甲表面冰鳞的折射率精准符合光学定律,而晋商甲胄因掺铅导致光线散射,这才是其劣质的铁证。"当阳光透过三棱镜在甲胄上投下七彩光谱,冰淬甲的平滑表面将光线完美汇聚,而晋商甲胄的粗糙质地则使光谱扭曲成杂乱的色块。

万历帝俯身细看,龙袍扫过冰凉的铜符。"徐卿家如何解释磁石共振的异象?"话音未落,殿外突然狂风大作,乌云遮蔽了太阳。徐光启早有准备,取出暗藏的磁石与冰淬甲残片。随着磁石靠近,甲片纹路泛起幽蓝光芒,香炉中的香灰在无形声波中跳起诡异的舞蹈——正是20hz的低频共振。

"此非妖术,"徐光启展开《宣德鼎彝谱》残卷,"永乐年间便有'磁淬术'记载,可惜相关章节被人刻意损毁。"他指向残页边缘的朱砂批注,"陛下请看,这褪色的'通阴阳'三字,与冰淬甲的磁石共鸣原理不谋而合。"

王云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袖中密信被冷汗浸透。他突然暴起,抓起铜符掷向徐光启:"妖言惑众!"铜符在空中划出弧线,却在接近冰淬甲时突然改变轨迹,被磁石纹路吸附。这戏剧性的一幕让满朝文武目瞪口呆,陈永年手中的奏章散落满地,露出与铜符密押相同的暗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彻查!"万历帝拍案而起,龙椅的震动与冰淬甲的低频共鸣产生微妙呼应。锦衣卫冲入大殿的瞬间,徐光启望着殿外翻涌的乌云,想起茅元仪夜观的"荧惑守心"天象。这场看似偶然的朝堂对决,实则是科学理性与阴谋权术的宿命碰撞——冰淬甲引发的磁石共振,不仅撕开了军工贪腐的黑幕,更唤醒了被历史尘封的神秘技术。

当夜幕降临,被扣押的晋商在诏狱中疯狂销毁账本,而徐光启却在灯下反复研读《宣德鼎彝谱》残卷。那些被篡改的文字与冰淬甲的异常现象相互印证,指向一个更惊人的真相:在大明的历史长河中,科学与玄学、革新与守旧的博弈从未停止,而这场由甲胄引发的风暴,不过是揭开了冰山一角。

3. 尾声

紫禁城的朱红宫墙在暮色中渐渐隐入灰蒙,兵部库房沉重的铜锁落下,将最后一套冰淬甲封存于黑暗。黄铜牌上"妖器禁造"的朱批尚未干透,却已盖不住关外传来的烽火。辽东总兵戚继光握着密信,望着帐外寒风中列队的三百名精锐——他们身上流转着银白纹路的甲胄,正是被朝廷视为禁忌的冰淬甲。

"大人,这些甲胄当真能挡住鞑靼的弯刀?"副将抚摸着甲片上细密的磁石纹路,眼中既兴奋又忐忑。戚继光没有回答,只是将手中的冰淬长枪重重杵在地上。枪尖划过冻土,溅起的火星竟在甲胄表面凝成细小冰晶,折射出冷冽的光芒。他想起徐光启在信中写的话:"科学之道,如地火奔涌,纵千万人阻拦,亦不可绝。"

京城深处,徐光启在观星台观测天象。浑天仪的铜轴缓缓转动,北斗七星的勺柄正指向辽东方向。他将冰淬甲的光学数据与星图对照,发现那些看似神秘的磁石纹路,竟与天体运行轨迹暗合。更令人心惊的是,《宣德鼎彝谱》残卷中提到的"磁淬术",似乎与某种失传的古代导航技术有关。

与此同时,晋商们并未善罢甘休。日升昌的地下密室里,王云帆望着墙上的《山河舆图》,将新的密押符号刻在铜符背面。"让那些辽东军尝尝真正的'妖器'。"他冷笑一声,手中的铅铜合金甲片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灰色。这些表面镀着精铁的劣质甲胄,即将通过走私渠道流入明军防线。

沈墨带着东厂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