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埋伏在漕运码头,月光照亮他腰间悬挂的《淬鉴图》残页。自从冰淬法被禁,他便一直在追查晋商的阴谋。当装满甲胄的商船驶入视野,他举起望远镜,镜片中闪烁的甲片反光让他瞳孔骤缩——那些所谓的"精铁甲胄",表面折射率明显异常,正是掺铅的劣质品。
在遥远的海外,传教士利玛窦将冰淬甲的故事写进信中。"中国人在科学与迷信之间的挣扎,恰似他们古老城墙下奔涌的暗流。"他在信中这样描述,"但我相信,当那些被封存的甲胄在战场上发出第一声铮鸣,整个帝国终将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铜锁与禁令之中。"
三年后,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军阵列中,装备冰淬甲的敢死队如同一道银白闪电,在漫天风雪中撕开后金的防线。箭矢撞击甲胄的脆响与磁石共鸣的嗡鸣交织,让敌人误以为是天兵降临。而在另一处战场,装备晋商劣质甲的明军却成片倒下,铅铜合金在低温下脆裂的声响,仿佛是大明腐朽的丧钟。
战后,当幸存者们讲述起那场战斗,总会提到那些会"发光"的甲胄。有人说那是天神护佑,有人说那是妖术作祟。但徐光启在《农政全书》的空白处写下:"光者,非神非妖,乃天地之理也。"这句话被后人反复抄写,最终成为明末科技觉醒的火种。
紫禁城的库房依然紧锁,但冰淬法的秘密早已随着战火流传。在民间的铁匠铺里,学徒们偷偷将磁石粉掺入铁料;在边塞的军营中,老兵们口口相传着冰淬甲的锻造口诀。历史在科学与权谋的撕扯中艰难前行,而那些被禁止的技术,终将在某个黎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改变整个时代的走向。
喜欢大明锦衣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