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但还没等他点开,整栋楼突然陷入黑暗——停电了。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变得滂沱,闪电照亮了罗盘表面,那些微小的刻度在电光中忽明忽暗,仿佛在嘲笑人类对未知的惶恐。
“备份电源在地下室。”汉斯摸索着打开手电筒,光束扫过罗盘时,他愣住了——原本静止的指针正在缓缓转动,方向不再是东方,而是直直指向天花板。杰克顺着光束看去,倒吸一口冷气:天花板的水渍正晕染出一个圆形,形状与罗盘如出一辙。
“他们来了。”汉斯突然压低声音,将罗盘塞进抽屉最底层。门外传来重物拖行的声响,潮湿的脚步声混着雨水,正顺着楼梯步步逼近。而抽屉里的罗盘,开始发出细微的蜂鸣,与杰克剧烈的心跳声渐渐重合。
占星迷局
阿姆斯特丹的暮色顺着运河爬进工作室,将罗盘上的星纹染成暗金色。杰克趴在堆满古籍的长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罗盘边缘那些细密的刻度,突然抬头道:“汉斯,你说这罗盘会不会是某个古代宝藏的钥匙?说不定在万历三十九年的中国,有个神秘的宝藏被埋下,而这个罗盘就是用来找到它的。”他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却难掩眼底跃动的好奇。
汉斯正将放大镜下的星图拓印在羊皮纸上,闻言轻笑出声,钢笔尖在纸面洇出一小团墨渍:“虽然你的想法很有想象力,但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和宝藏有关。”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金丝眼镜,目光扫过罗盘表面流转的光泽,“不过,它背后的秘密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电脑提示音突兀地响起。汉斯几乎是扑到桌前,屏幕上李教授的邮件图标闪烁如烛火。附件里密密麻麻的古籍扫描件和万字解读文档倾泻而出,其中一张泛黄的书页扫描图瞬间攫住了两人的目光——那是《钦天监内录》的残页,朱砂批注的字迹在昏黄底色上触目惊心:“万历三十九年冬至,月掩心宿二,天机现,乾坤转。”
“就是这个!”汉斯的手指重重叩在屏幕上,“月相、星图、时间节点......所有线索都对上了!”他迅速调出罗盘的显微照片,将那些微型月相刻度与古籍中的记载一一比对。杰克看着老人因激动而泛红的脸庞,喉结不自觉地滚动——此刻的汉斯,仿佛被某种超越时空的力量点燃。
李教授的解读文档里,关于明朝宫廷神秘占星组织的记载逐渐揭开面纱。这个自称“观星司”的机构直属皇帝,成员皆通天文历法与秘术,他们坚信通过观测星辰轨迹能掌控国运。万历三十九年冬至前夜,观星司曾向皇帝进谏“月现异相,宜设坛祭天”,但所有记录在次月被尽数焚毁,唯有零星残片流落民间。
“看来我们的罗盘很可能和这个占星组织有关。”汉斯将电脑转向杰克,屏幕上的文字与罗盘上的符号在光影中重叠,“也许它就是他们用来观测月亮、寻找神秘力量的工具。但它怎么会来到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底,这还是个未解之谜。”
杰克的指尖突然触到罗盘背面某处凹陷,他翻转罗盘,借着台灯的光发现那里刻着一行极小的西文:voc 1601。“voc?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缩写!”他猛地抬头,“1601年不正是万历三十九年?会不会是当年的商船把罗盘带到了荷兰?”
汉斯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冲回书架翻出那本东印度公司沉船档案。泛黄的纸页间,1601年“海鲸号”商船的记录被红笔重重圈起——船上押运的“东方贡品”清单里,赫然写着“星象仪一具,钦天监造”。
窗外的运河突然传来一声汽笛长鸣,惊飞了栖息在屋檐下的夜枭。罗盘的指针毫无征兆地剧烈震颤,在桌面投下疯狂旋转的阴影。紧接着,整栋建筑的灯光开始明暗闪烁,电脑屏幕突然跳出一串乱码,最后定格成一张模糊的星图——那上面标注的坐标,竟指向阿姆斯特丹东郊的一座废弃教堂。
东方之行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的电子屏闪烁着航班信息,汉斯将罗盘小心翼翼地锁进特制保险箱,金属表面冰凉的触感仿佛仍透过掌心。杰克站在值机柜台前,望着老人反复确认行李锁扣的模样,忍不住调侃:“它比您的传家宝还金贵。”
“比传家宝更危险。”汉斯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候机大厅里几个戴着兜帽的身影,“自从收到李教授的邮件,我的工作室被入侵了三次。”他的袖口微微卷起,露出一道新鲜的抓痕,“那些人想要的不只是罗盘,还有所有和‘观星司’有关的线索。-1?6_x¨i+a′o*s,h?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