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容易买到,现在很少会单独出售。
“淮茹,多吃点鱼肉,明天我再去钓鱼。”
“嗯,咱们家的小年饭真丰盛。”
秦淮茹看着桌上丰富的菜肴,忍不住多吃了一些,最后吃得有些撑,正好帮忙洗碗收拾屋子消食。
今天院子里各家都飘着饭菜的香味,连老贾家也吃肉了,之前买来准备办酒席的肉,现在己经制成酱干肉。
贾张氏站起来够不到簸箕,便叫儿子帮忙。
“妈,碧华可能也怀孕了,年后要去医院检查,得好好补补,您先吃窝头凑合一下。”
贾东旭随手将白面放进媳妇碗里,自己拿了两个,簸箕里剩下两个窝头,这才递给老母亲。
“东旭,你媳妇生孩子多吃点可以理解,但你也不能一个人吃两个白面啊。”
贾张氏许久没尝过白面的味道了。
“妈,我这不是要上班赚钱嘛,可不能缺了营养。”
贾东旭咬了一口白面,比玉米面贵多了,也更柔软。
“唉!”
贾张氏拿儿子没办法,一看儿媳己经开始吃了,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下去了。
这让她也没了食欲,早早离席,出门散步去了。
“贾张氏,您这是吃得很好啊。”
孙二娘住在隔壁,刚从屋内出来,她把大部分饺子留给家里男人和孩子们吃。
“吃好了,三份白面,把我撑得够呛。”
贾张氏笑呵呵地说,小年之际总不能还在院子里责备儿子,那样太丢脸了。
“哟,蒸白面啊,怎么不包饺子?今天应该包饺子才对。”
孙二娘觉得很奇怪,这家人连习俗都不讲究了。
“还不是因为我那媳妇笨手笨脚,不会包饺子,明年一定让她好好学学。
我那媳妇估计快怀上了,肯定是个大胖小子。”
贾张氏开始吹嘘起来,老贾家终于有后了,不像老易再有钱也是孤家寡人,老了连个养老的人都没有。
“秦淮茹跟你家媳妇前后脚搬来院子,估计到时候也差不多要生孩子了。”
孙二娘虽然跟贾张氏聊得来,但一首对贾家没什么好感。
贾家整天装作衣食无忧的样子,实际上还是穷,连新鲜肉都不舍得买来包饺子。
“秦淮茹还在上班呢,以后有的是苦日子过,不像我们家媳妇,嫁过来就是享福的,以后还有我帮忙带孩子。”
贾张氏一首对秦淮茹没嫁给贾家耿耿于怀,一心等着看她后悔的那一天。
见孙二娘不搭话,她又说:“别看李建设现在风光,那是先甜后苦,一看就知道不是过日子的料。”
“贾张氏,您可别这样说,李建设还有工作呢,病好了就能回去上班,他们家可是双职工。”
孙二娘毫不客气地揭露了贾家在小年未吃饺子的事情,并迅速传遍了整个院子,引发了大妈们的议论。
“贾家怕是没收到我们的礼金,日子过得紧巴。
相比之下,还是李建设有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