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不久,冒顿死去,他的儿子稽粥继位,被称为老上单于。*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为了两国继续和好,文帝又把一位宗室的女儿翁主嫁给他做阏氏,并派宦官燕人中行说去辅佐翁主。中行说不想去匈奴,汉朝廷逼迫他去。中行说恼怒地说:“如果一定要让我去,我就一定会使汉朝深受匈奴的祸害!”中行说到匈奴以后,就归顺了单于,单于很宠信他。这就为汉匈失和埋下了隐患。
当初,匈奴人非常喜欢汉朝的缯帛丝锦和食品。中行说劝单于说:“匈奴的人口,与汉朝人口相比差之甚远,然而能强大起来,原因在于匈奴人的衣着、饮食习惯与汉朝不相同,而不必依赖汉朝。现在,单于您改变习俗,喜爱汉朝的东西,汉朝只要拿出不到它所有东西的十分之二,就会把匈奴人都收买过去。”他把所得的汉朝的丝绸衣裳,叫人穿在身上冲过草丛和荆棘地,结果衣服裤子都被撕裂扯烂,以显示它不如匈奴人所穿的兽皮结实实用;又把所得的汉朝的食物都扔掉,以显示它不如乳酪便利和味美可口。中行说还教单于的左右侍从学习文字,凡是匈奴送给汉朝的书信木札以及书信木札上的印封,其规格都增长加宽,并使用傲慢不逊的言辞,自称是“天地所生的,日月所置的匈奴大单于”。,3/3.k?a¨n~s_h,u¨.\c`o-m_
汉朝使者有人讥笑匈奴是不讲礼义的民族,中行说就驳斥汉朝使者说:“匈奴的习俗律法容易实行,君臣之间坦诚相见,可维持长久。一国的政务会,就像一个人的身体那样容易控制协调,而且必定拥立宗族的子孙为首领。现在中原虽自称是礼义之邦,但同姓之间相互仇杀争夺,以至于改姓,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希望你们不要多说了,汉朝送给匈奴的好米酒曲、缯帛丝绵,只要数量足够、质量好就行了,你们这些居住于中土的人,何必多说话呢?而且,你们所给的东西,如果数量足、质量好,就算了;如果数量不足、质量低劣,那么等到秋天庄稼成熟时,我们匈奴的铁骑就会去践踏你们的庄稼!”
(2)冯唐谏用将之道
汉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冬季,匈奴老上单于的十四万骑兵攻入朝那县和萧关,北地郡都尉孙被杀,匈奴人掳掠了很多汉朝百姓和牲畜财产。匈奴骑兵随后又到达彭阳县境,并派一支奇兵深入腹地烧了回中宫,侦察骑兵一直到了雍地的甘泉宫。¢x¢n*s-p¢7^4¢8,.~c¢o·m/文帝任命中尉周舍、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在长安附近驻扎了一千辆战车、十万骑兵,以防御匈奴进攻。文帝又任命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在各战略要地屯守。文帝亲自去慰劳军队,操演军队,奖赏将士,颁布训令,准备亲自统兵去征伐匈奴。群臣加以劝阻,文帝不听,最后皇太后坚决阻止,他的这个念头才打消。于是文帝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内史栾布都为将军,与匈奴作战。匈奴单于在关内活动了一个多月后,才撤退出塞。汉军将匈奴撵出关外以后,就撤兵回境,未能杀伤匈奴。
文帝乘辇车经过中郎的官邸,问郎署长冯唐说:“您的老家是哪儿啊?”冯唐回答说:“我的祖父是赵国人,父亲时迁居代国。”文帝说:“我在代国生活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称赞当年赵国将军李齐的才能及他与秦兵的巨鹿之战。现在,我吃饭时,总想着这个巨鹿之战。老人家您知道吗?”冯唐回答说:“廉颇、李牧为将带兵的本领胜过李齐。”文帝拍着大腿说:“唉!廉颇、李牧那样的人才难得呀!假如这样的将领为我所用,我难道还担忧匈奴的入侵吗!”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他们也不会被重用。”
文帝大怒,起身回宫中,过了许久,想起此事,召见冯唐,责备他说:“您为什么要侮辱我,而且还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冯唐谢罪说:“我是个粗鄙之人,不懂得忌讳。”文帝正在担忧匈奴的入侵问题,于是又问冯唐说:“我不能任用廉颇和李牧,您是怎么知道的?”冯唐回答说:“我听说上古明君派遣将军出征时,推着将军的车辆前行,而且说:‘由我处理国门之内的事,国门以外的事情,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