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细说大汉大全集 > 第161章完结

第161章完结

有一次,刘秀与姐夫邓晨一起去拜见高士蔡少公,蔡少公通晓图谶,在交谈时曾说刘秀会成为皇帝。`我¨得¢书′城^ ?追+醉-芯,璋·洁?有人说:“那大概是指国师公刘秀吧!”刘秀半开玩笑地说:“又怎么知道不是我呢?”引起在坐的人一阵哄堂大笑,邓晨感到很高兴。

宛人李守乃王莽的宗卿师,爱好星历、谶纬,有一次他对儿子李通说:“刘氏肯定会再次复兴,李氏当为辅弼。”王莽荒谬离奇的改制导致各地纷纷起义,新市、平林爆发起义后,波及南阳,李通的堂弟李轶对李通说:“现在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汉朝定会复兴,南阳地区的汉宗室只有刘伯升兄弟可以共同谋划大事。”李通说他也正有此意。这时正好刘秀在宛地做生意,李通派遣李轶前去迎接刘秀,见面后就刘氏复兴的谶文进行了长谈,然后决定:李通在立秋时郡内兵士比试那天,劫持前队大夫甄阜和属正梁丘赐,利用其名号令兵士起义,而李轶和刘秀则举兵在舂陵响应。刘召集当地豪强地主商量说:“王莽统治残暴,百姓不得安生,又逢天灾不断,各地都纷纷举义反莽,应趁此良机恢复刘氏基业,定万世太平。”众人听后,觉得言之有理,便派亲信到各县发动起义,刘组织了一支由舂陵诸子弟组成的队伍。开始,诸子弟都很害怕,唯恐避之不及,议论说,刘伯升要害我们,等看到一副忠厚模样、绛衣大冠的刘秀,才又惊奇地说:“这是一个厚道人,可以为他效劳。′j′i¢n\r?u~t-a,.~c′o.m¢”大家安定下来,起义队伍发展到七八千人,刘自称柱天都部。刘秀在起兵这年二十八岁。李通那边来不及起兵就被官府发觉,李通只得逃跑了,其家族受株连者达六十四人。

参加起义后,随着条件、环境的改变,刘秀的理想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以“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为目标。

新市、平林义军与由刘和刘秀兄弟率领的舂陵兵会合后,几次挫败官军,规模急剧扩大,建立了政权,拥立刘玄为皇帝,建元“更始”。后来,因起义军内讧,有人杀死了刘,刘秀也被人妒忌。这时,刘玄打算派身边亲信去管理河北,大司徒刘赐进谏说:“刘氏子弟中唯独刘秀可担大任。”参与谋害刘的朱鲔等人不放心刘秀,劝刘玄不可放刘秀走,刘玄犹豫不定,刘赐只好再进一谏,刘玄才让刘秀代理大司马,北渡黄河,管理河北各州郡。

公元23年十月,刘秀北渡黄河,使他终于有了独立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谐不谐,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赤眉军在力量对比中的重要地位在前半句中得到了反映,而后半句则是说明了河北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w·a_n\z~h?e*n.g-s¨h`u?.′n/e¨t.河北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是当时经济中心之一。据有河北,就可控制中原,定天下大向。尤其是邯郸,它是河北的中心城市,历来就是河北的战略重镇,是决定河北战局胜败的关键。

云台二十八将图

永平中,汉明帝追感前世功臣,乃命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后来又加上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合为三十二人,故又有云台三十二将之说,他们都是当年追随刘秀打天下的功臣。

刘秀到河北后,对所经过的郡县郡守二千石、长吏、三老以及各官府属吏进行考察,提升有才能有政绩的,把不称职的、贪赃枉法的降职。他还平反冤狱,废除苛政,恢复汉朝官名。官民皆大欢喜,给刘秀送酒送肉,但均被其婉拒了。

刘秀进入河北,在邺城(今河南临漳西)遇到了不远千里追赶而来的邓禹。邓禹是刘秀在长安游学时的同学,也是南阳的一个名士。更始政权建立后,邓禹被推荐给刘秀做谋士,很称刘秀心意,却为邓禹拒绝了。当听到刘秀巡行河北后,邓禹便一路尾追而来。异地遇到老同学,刘秀非常高兴,便开玩笑地说:“我现在已经有了封官授爵的权力了,先生远道而来,难道不想谋个一官半职吗?”邓禹一边笑着,一边很诚恳地说:“我是不愿意当官的,我只希望阁下的恩德和威望普照四海,我能在您的手下尽绵薄之力,使我的声名记载于史册之上。”刘秀与邓禹在当晚长谈了一夜,邓禹分析形势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