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帝虽然年幼,却很聪明,对梁冀的狂妄专权十分不满。·小′税?C^M.S! -更^辛^嶵!全.本初元年(公元146年),在一次朝会时,他看着梁冀说:“这是一位跋扈将军。”梁冀知道以后,对质帝心中不满,唆使左右将一个毒饼献与质帝。质帝吃了以后,肚子开始疼痛,赶紧派人召太尉李固。李固赶到后问质帝得病原因,质帝那时还可以说话,对李固说:“吃了煮饼,腹中闷,喝一些水可能还可以活下去。”这时在旁边的梁冀说:“恐怕要呕吐,不可喝水。”话没说完,质帝就死去了。李固抚摸着质帝尸体痛哭了一场,追问侍候质帝的太医,梁冀害怕毒死质帝的阴谋泄露出去,对李固更加仇恨。
在商议继承帝位的人选之前,李固和司徒胡广、司空赵戒,先给梁冀写信,讨论皇位继承之事说:“天下不幸,连续几年间,帝王之位,三次断绝。现在要选立新帝,必须明白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帝位,我们知道皇太后的关切和大将军的苦心,将认真地选择一位合适的人选,得到一位圣明的帝王。我等愚钝,却也关切着这件事。+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参察旧制前例,有关皇帝废立之事,每一次都向三公九卿询问,广泛征求大家意见,让继承帝位的人选,上应天心,下合众望。经传上说:‘失天下易,得天下难。’从前,昌邑王登极之后,一天比一天昏庸,霍光忧国忧民,如果没有霍光的勇气与忠贞,田延年的果敢起事,汉朝的宗庙祭祀将要被昌邑王倾覆了。选定继承人,实在是一件最令人忧虑,也是最重要的大事,怎么可以不深思熟虑!天下的事千头万绪,都可暂缓,只有选择合适的帝位继承人不可掉以轻心,国家兴衰,在此一举。”梁冀看到这封信,召集三公、中二千石官员和列侯共同商议帝位人选。李固、胡广、赵戒和大鸿胪杜乔都认为,清河王刘蒜礼孝贤明,皇家的血统又最尊、最亲,是皇位的最佳人选,朝廷的文武官员,全都盼他登极继位。可是,中常侍曹腾曾经有一次去拜见刘蒜,刘蒜没有向他施礼,宦官们从此对刘蒜怀恨在心。当初,平原王刘翼被贬逐回到河间国后,经顺帝批准,他的父亲河间王刘开分出蠡吾县,刘翼被封蠡吾侯。刘翼去世后,他的儿子刘志继位为蠡吾侯。梁太后想把她的妹妹嫁给刘志为妻,刘志受诏来到洛阳。/k?a*n^s`h-u_y.e~.¢c*o?m_刘志此次来京,恰逢质帝驾崩,梁冀就打算立刘志为帝。但群臣的议论都与自己的主张不同,梁冀十分恼怒,可别人又无法强迫。曹腾等人闻得信息,连夜向梁冀献策:“将军几代都是皇亲国戚,又亲自掌握朝廷大权,宾客布满天下,难免有许多过失和错误。清河王严厉明察,如果当上皇帝,那么将军不久就会大祸临头了!而若立蠡吾侯,则可久享富贵。”曹腾此话正合梁冀心意。所以,第二天,重新召集三公、九卿进行讨论。梁冀在会上气势汹汹,言辞激烈率直,除太尉李固和大鸿胪杜乔外,众人都非常害怕,都说:“我们只听大将军的命令!”只有李固与杜乔坚持己见。李固仍认为刘蒜是众望所归,是为上上人选,因此又上书奏请。梁冀更加愤怒,便说服梁太后,颁策将太尉李固免职。后任命司徒胡广为太尉,司空赵戒为司徒,又把太仆袁汤提升为司空。袁汤是袁安的孙子。梁冀奉太后之命手持符节,迎刘志进入南宫。当天,刘志即皇帝位,是为汉桓帝。当时,他年十五岁,梁太后继续临朝听政。
七月,大将军掾朱穆上书劝诫梁冀说:“明年是丁亥年,刑罚和恩德,都在北方的乾位集合。《易经》上说:‘龙战于野。’这表示阳道要获得胜利,阴道就受到挫败。希望将军您能一生一世都效忠朝廷,广泛征求贤能人才,不要只为私欲,为皇帝选择师傅时,一定要找那些既谨慎小心又忠良朴实且笃信礼义的人士。愿将军和师傅一同进宫,参与劝学,效法古圣先贤。这就好像稳坐平原、背靠南山一样,十分安全,没有人能够使您倾覆。议郎和大夫的职位,原本应该由精通儒术和德行高尚的人士担任,可现在很多人根本无法胜任,九卿中也有不称职的,请将军注意考察。”他又推荐种、栾巴等人,但梁冀未予理睬。
(5) 李固、杜乔之死
六月,太尉胡广被罢免,光禄勋杜乔被提升为太尉。自从废黜李固后,朝廷和民间都死气沉沉,因惧怕梁冀群臣不敢正立,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