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细说大汉大全集 > 第283章完结

第283章完结

用十分之二的人轮休,这样就可以保证有四万人且耕且守。淮河地区土地肥沃,每年可收获五百万斛,大约六七年间,可以积累三千万斛的军粮,足够十万军队食用五年,凭借如此雄厚的军粮储备条件,与东吴作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司马懿接受了邓艾的提议,并组织实施,在淮河地区大规模展开屯田。引黄河水与淮水、颍水连接,保证了水利灌溉,受益田地达二万顷。兴办军屯取得了显著成绩,淮河流域的农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许多流亡在外的农民重返家园,从寿春到洛阳,民屯军屯连成一片。到曹魏后期,淮河地区屯田的军民超过三十万,成为曹魏粮食供应最有力的大后方。

曹魏屯田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开始,一直到魏国被晋取代(公元265年),约70年之久,历时长,范围广,影响深,作用大。大力推行屯田取得了显著成效:许昌屯田,得谷百万斛,其后数年之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王昶为洛阳典农时,“京都附近树木繁茂成林,荒地开垦多半,官员劝勉百姓大量开垦荒地”。明帝曹时,司马孚以关中“粮食布帛不足,于是派五千多冀州农民,在上屯田,秋冬季节操练兵阵,春夏种田植桑,因此关中一直储备充足有余。”刘馥为扬州刺史,广屯田,修水利,灌溉稻田,使得官民皆有积蓄。特别是邓艾在淮水流域的屯田,效果最为明显。以前征吴,运兵过半,既费钱粮,人又劳苦,总以为是大役。屯田后,大军征吴,乘船而下,到达江淮前线,“资食有储”,已不需劳苦运输。曹魏屯田为曹操消灭天下群雄、统一天下和司马氏灭吴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资保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