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关羽派南郡太守糜芳和将军士仁留守后方。′鸿¨特?晓-税`惘′ ~罪′薪_漳·结?埂¨新?快-糜芳因为南郡军营失火,受到关羽的处罚。关羽北征襄樊后,糜芳、士仁负责粮草供应,有时粮草供应不及时,关羽便大怒,说:“回去以后,一定治罪。”糜芳、士仁很害怕。吕蒙得知这一情况后,便让骑都尉虞翻给士仁写信,讲明利害关系,劝其投降。士仁对关羽的高傲颇为不满,便投降了吕蒙。接着,吕蒙又让士仁劝说据守江陵的糜芳来投降,糜芳也倒戈归降了。
(4) 关羽败走麦城
吕蒙进入江陵后,对关羽及其部将的家属予以优待和安抚。他还下令:不得骚扰百姓和向百姓索取财物。吕蒙手下的一个亲兵,与吕蒙是同乡,从百姓家里拿了一个斗笠盖在铠甲上,违犯了军令,吕蒙流着眼泪将这个士兵斩首。此事对军队影响很大,士兵再不敢随便夺取百姓家的财物了。吕蒙关心百姓的生活,经常派亲信慰问百姓,抚恤老人,给病人送药,给饥寒的人送粮食、衣物。关羽官府中的财物、珍宝全部封存,等候孙权处理。吕蒙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笼络人心,受到民众的拥护。
关羽在撤军援救荆州的路上得到公安、江陵失守的消息,感到形势不妙,派人去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请刘封、孟达发兵援救,刘封、孟达以上庸新定为由,拒绝增援。?k~s¨j/x¢s!.,c′o*m*
关羽南撤之后,曹仁手下的将领都说:“应趁关羽身陷困境,派兵追杀,将他擒获。”赵俨不同意,他说:“孙权趁关羽去进攻襄樊的时候,偷袭关羽的后方,孙权是担心我们乘关羽回救江陵时进攻他们,所以他们愿意为我们效力,表示和我们和好。孙权不过是想借助事变从中谋取私利而已。关羽如今势单力孤,我们应该保存他,让他与孙权相争。如果对关羽穷追不舍,会促使孙权改变态度,这对我们是很不利的。曹公也一定会有这样的考虑。”曹仁同意赵俨的建议,下令停止追击关羽。曹操听说关羽撤兵的消息,也赶快派人送来不许追击的命令,理由和赵俨说的一样。
在南撤途中,关羽多次派人到江陵打听消息。每次吕蒙都热情款待使者,并允许他们在江陵自由活动。关羽的部下见到使者都上前询问,还有人托其给亲人捎带书信,使者返回营中,关羽部下将士都知晓自己的家人平安无事,因此都无心恋战,不少人还逃回江陵。′w·a_n\z~h?e*n.g-s¨h`u?.′n/e¨t.
关羽军队士气不振,又无援兵,他只有向西退守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见关羽已是山穷水尽,便遣使者进城诱降。同时派朱然、潘璋截住关羽的退路。关羽先假装投降,把幡旗做成人像立在城墙上,乘机突围逃走。士兵们大都散去,只剩数十名骑兵跟随关羽。十二月,关羽和儿子关平在章乡(今湖北当阳北)被孙权的部队活捉,后来被杀死,时年六十岁。孙权于是占据了荆州。
孙权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后,地盘大大扩展。曹操希望看到的孙、刘对峙的局面实现了,他立即上表封孙权为骠骑将军,领荆州牧,封南昌侯。孙权占荆州、杀关羽,对刘备是巨大的打击。刘备发誓要为关羽报仇。于是孙、刘的矛盾更加尖锐了。
8.东汉灭亡
(1) 嗣立之争
曹丕与曹植是同母所生的亲兄弟,其母为卞氏。曹丕比曹植大五岁。在曹操诸子排行中,曹丕次于刘夫人所生的曹昂,居第二,但曹昂在建安二年征伐张绣时为保护曹操而战死。曹操悲伤之余,不得不在诸子中再择继承人。当时,年龄最大的是曹丕,又是正室卞夫人所生,依据“立嫡以长”的传统制度,曹丕最有希望成为太子。然而,曹操用人注重“唯才是举”,在诸子中,他最喜爱少子曹冲。曹冲聪明绝顶,五六岁时就已经有成年人的见识和智慧了。一次,孙权送一头大象给曹操,曹操想知道象的重量,询问大臣,但没人能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曹冲却想出了主意,他说:“可以让大象到船上去,然后在船身刻上记号表示此时的水位;把象牵上岸后,将称过重量的石块放到船上,当船身的记号与水面一样高时,那么船上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宽仁大度,经常去探望、询问那些犯罪受刑的人,了解其中是否有冤情,对平时勤勉而偶有过失的将吏,曹冲经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