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细说大汉大全集 > 第291章完结

第291章完结

曹操逝世的噩耗传到邺城,太子曹丕放声大哭。,我/地*书^城* ,已¨发?布^蕞/鑫¢彰.結^中庶子司马孚劝他说:“先王去世,举国上下都听殿下您的号令。您应上为祖宗的基业着想,下为全国的百姓考虑,怎么能效法普通人尽孝的方式呢?”曹丕才不再哭了,对司马孚说:“你说得对。”当时,大臣们刚刚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相聚痛哭,场面很混乱。司马孚在朝堂上大声说:“如今君王去世,全国震动,首要之事是拜立新君,以镇抚天下,难道你们只会哭泣吗?”于是就把群臣都赶出了朝堂,安排好宫廷警卫,准备举行丧事。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大臣们认为太子曹丕即魏王位,应该有汉献帝的诏令。尚书陈矫说:“现在是非常时刻,不能按常规办事。”当即召集百官,安排礼仪,一天之内,就把该准备的都弄好了。第二天一早,以魏王后的命令,拜立太子曹丕继承曹操为魏王,天下的罪犯也得到了大赦。不久,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予曹丕丞相印绶和魏王玺绶,兼任冀州牧。十月,汉献帝退位。曹丕代汉称帝,建立了魏国。

曹丕称帝后,为保住王位,对曹植及有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兄弟们进行了无情迫害和打击。他先把拥护曹植的丁仪、丁逮捕入狱。*看?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全¢曹植知道中领军夏侯尚与曹丕关系密切,便托他向曹丕说情。尽管夏侯尚多次求情,曹丕还是将丁仪、丁杀了,并株连其族中全部男子。杨俊、孔桂也因与曹植关系密切而被杀。

为牢牢抓住自己的权力,曹丕让兄弟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曹植很想祭奠一下曹操再离去,但曹丕不批准。曹彰多次随父出征,屡立战功,希望得到曹丕的任用,但曹丕有意疏远他。曹彰感到很失望,没等曹丕下令,便交出了自己统领的军队,回封地中牟去了。

黄初二年(公元221年),曹丕将诸弟鄢侯曹彰、鲁阳侯曹宇、赞侯曹衮、谯侯曹林、宛侯曹据、襄邑侯曹峻等十余人一律晋爵为公,只有曹植没有晋封。即使这样,曹植在临淄也不能安稳度日,曹丕派亲信对他进行严厉监管。昔日与他赋诗唱和的朋友们也渐渐与他疏远。曹植心里很是烦闷,只得终日饮酒。然而,监视他的灌均却向曹丕诬告,说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听信了他的话,马上派人将曹植带到京师,并召集群臣讨论治罪方案。有人提出可以把爵位削掉,免为平民;有的主张处以极刑。曹丕的母亲卞太后赶忙前来阻止,她哭着对曹丕说:“你兄弟曹植素来喜欢饮酒作乐,他自恃胸中有才,行为放纵,你们毕竟是同胞兄弟,就留下他一条命吧。*零*点¨墈?书_ ^首?发¢你若宽恕了他的罪过,我就是死也瞑目了。”曹丕这才下诏“舍而不诛”,但还是把曹植贬为安乡侯,随后迁为鄄城侯。

一些人见曹丕、曹植关系紧张,便乘机讨好曹丕,诬告曹植,使曹植的处境更加艰难。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诬告曹植,曹植又被召到京师。这是很明显的诬陷罪,曹丕却又让群臣议罪,然后再假装“慈悲”,从宽处理。对曹丕及其亲信颠倒黑白、吹毛求疵的做法,曹植虽然非常不满,却只能忍气吞声,不能加以辩白。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五月,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到京师晋见曹丕。曹植觉得自己曾有过错,想借朝拜曹丕的机会当面谢罪。曹丕得知后,既不让他朝拜,也不接受谢罪。卞太后怕曹植自杀,又向曹丕哭着求情。这时曹植已散发光脚,背着铁(一种刑具),来到了阙下。曹丕见到曹植后,仍露出一副毫无同情的神色,不理曹植,也不让他穿鞋戴帽。曹植跪在地上哭泣,卞太后见曹丕对亲兄弟如此无情,十分生气,曹丕这才让曹植穿好衣服。

曹丕为了发泄自己的忌恨,还曾让曹植当场作诗,达不到要求就要将曹植处死。他说:“以前先王在世时,你常常向别人夸口显耀你的文章,我怀疑是别人代笔写的。我现在限你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到了,就免你一死,否则从重治罪,决不宽恕。”曹植说:“你出题吧。”曹丕说:“我们是兄弟,就以此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字。”曹丕刚说完,曹植便开口吟道:“煮豆燃豆,豆在釜中泣。本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