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猴

繁体版 简体版
看书猴 > 大宋天子赵祯传奇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

两人诗词唱和,让宋仁宗更加感动。.墈′书~君? *首,发,当宋仁宗表示要召见郭皇后的时候,郭皇后却表示,只有在召集百官正式恢复皇后的身份,才能再次和仁宗相见。这一要求,却让郭后失去了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并给她带来了杀身之祸。

皇上的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了力主废除郭后的宰相吕夷简和太监总管阎文应的恐慌。他们两人担心,一旦郭后复位,郭后一定会对他们两人实行秋后清算。到时候,两人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不久之后,郭皇后生了点小病,宋仁宗皇帝让阎文应带了御医去给郭后看病。阎文应乘机逼迫御医改换药材,故意加重郭后的病情,致使郭后暴病身亡。

仁宗得知死讯后,十分悲痛,下命厚葬,在景祐三年正月,追复郭氏为皇后。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三月,仁宗帝将范仲淹由苏州调回汴京,授礼部员外部,天章阁待制,并兼职国子监。

郭后废除后不久暴死,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怀疑,都认为这事与内待宦官阎文应有直接牵连,吕夷简也难逃罪行。范仲淹发誓要伸张正义,决定冒死向皇帝揭发他们的罪行。?薪^完? ′ ^鰰?栈^ /埂.薪?蕞^全?不过这事却非同小可,范仲淹知道启奏皇上,重新调查此事的严重性,弄不好会丢了自己的性命,就先回家安排了后事,对长子范纯佑说:“如果我这次不能成功,就一定会被奸人害死,我不在了,你更要清正做人,作好做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准备。”

一年前遭贬睦州,现在刚刚回京,却又要为含冤而死的郭皇后冒险伸张正义,范仲淹毫不畏惧,毅然上本参奏阎文应等人的罪行,经过范仲淹的揭发和朝中一些主持正义的大臣的联合上奏,宋仁宗帝决定重新派人调查,证实阎文应指使参与谋害了郭后,下旨将御医处死,阎文应逐出宫外,贬逐岭南,最后阎文应死在了流放的路上。

☆、第十二章 弹劾吕相

景祐三年(1035年)三月,范仲淹由苏州调回汴京,授礼部员外部,天章阁待制,并兼职国子监。重新回到朝廷,并以极大的胆识为郭皇后申张了正义。

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吕夷简因为曾经和阎文应一起密谋,心中有鬼,害怕有一天会牵连到自己,对于范仲淹重回朝廷,心里十分紧张。.咸,鱼\墈!书, ?追.罪.辛^璋-劫?他清楚,如果让范仲淹这样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留在皇上身边,将来总有一天会危害到自已。

于是他暗中派手下人劝告范仲淹说:“你现在是侍从官,不是谏官,用不着每天操心议论国家大事,不是份内事就不要管了。好好做你的侍从官”。

范仲淹听出了来人的用意,当即对来人说:“议论国家大事,正是为臣的本分,我怎么可以失职呢?”

吕夷简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一再向皇帝推荐,让范仲淹升任吏部员外郎,代理开封知府,相当于担任今天的北京市市长。

开封府地处京师,是个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最难治理的地方。吕夷简此举一箭双雕,认为这样做既可以把范仲淹调离身边,免除麻烦,又能够让开封府那繁杂的政务缠住他,也便于寻找机会找他的错处,这样就可以明正言顺地罢免他的官职。

谁知范仲淹到任几个月后,便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京城“肃然称治,风清气正,面貌焕然一新”。吕夷简诡计未成,弄巧成拙,反而提高了范仲淹在京师的名望。

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期间,有一天,派二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苏州老家。

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然遇到父亲的好友大文学家石曼卿(后任右班殿直、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等职),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自己又屡考不中,几位亲人相继离世,生活极度贫困,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

范纯仁得知这一情况后,不加思索地就将整船麦子赠送给了石曼卿,帮他渡过难关。

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如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听听?”。

石曼卿很羞愧地说:“我的两个女儿大了,都已经找了婆家,可是我身无分文,没有嫁妆无法出门?”

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这有何难?只需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